back返回
文章详情

全国75个城市房价突破万元大关 炒房客和囤房客要注意了

文章摘要:  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过去的20年,我国商品房住宅的房价从均价1984元/平方米上涨到了9860元/平方米,房价平均上涨了近5倍。如果除去上涨较为缓慢的三线城市,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涨幅会比5倍还多。全国多数房价已经破万元大关,接下去房价还会继续上涨吗?

  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过去的20年,我国商品房住宅的房价从均价1984元/平方米上涨到了9860元/平方米,房价平均上涨了近5倍。如果除去上涨较为缓慢的三线城市,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涨幅会比5倍还多。全国多数房价已经破万元大关,接下去房价还会继续上涨吗?


  进一步看,截至2020年,全国已经有至少75个城市的房价突破了万元大关。当然,对于深圳这样的城市来说,目前平均房价已突破9万元,房价收入比高达30以上,不吃不喝也要30年才能买套房子。因此,过去这一二十年,房价的每一次上涨,都会触动购房者的敏感神经,而为了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很多普通家庭只能选择动用六个钱包,省吃俭用,忙碌奔波。

  不过,最近两年以来,随着房地产调控的不断深入,楼市开始回归理性,进入到了平稳调整的阶段当中。除此之外,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住房大数据分析报告(2020)》显示,与2017年房价最高点时相比,济南、郑州、石家庄、中山等城市的房价跌幅超过了10%,青岛、天津超过了20%,廊坊跌幅高达46.9%。由此可见,房价已经告别了只涨不跌的阶段。不仅如此,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显示,未来5年,房住不炒依然是房地产调控的核心,这一定位不会改变。由此可以预见,未来房价的问题或许不再是让购房者担心的主要问题了。不过,比起房价上涨,一个更麻烦的问题已经出现了,多套房或将成为负担?

  大家都知道,根据经济学常识看,供需关系对商品的价格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供大于求,价格往往易跌难涨,而房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当然也不会例外。实际上,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地区的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了40平方米,户均住房已经达到了1.5套,所以整体上看,住房总量已经饱和了,甚至过剩了。

  不仅如此,从目前的商品房供给端来看,数据显示,根据历年累计新开工面积与历年累计销售面积之差来看,截止2020年底,全国商品房广义库存已经超过70亿平米,全国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为48.9个月。道理很简单,商品房库存越多,就意味着积压的房子就越多。另外,可以预见的是,伴随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收紧,尤其是目前很多城市的房贷利率又有所抬升,预计将会进一步拖累房地产销售,一旦房地产销售放缓,库存去化压力或将进一步加大。

  除了库存压力以外,房地产市场还面临着高空置率的问题。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城镇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场发展趋势》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城镇地区空置房数量达到了6500万套,房屋空置高达22%。从2017年到2020年,三年时间又过去了,按照开发商盖房子的速度,以及全民买房的热情看,这一数字无疑会继续升高。无独有偶,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也曾公开表示,中国住房的空置率比较高,像鄂尔多斯这样的城市,空置率高达70%。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住房空置率远远高于国际上5%-10%的合理区间。

  从供给端来看,房子越来越多,但是从需求端来看,买房需求已经出现了趋于减弱的苗头。根据央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家庭住房拥有率高达96.0%,58.4%的家庭拥有1套住房,31.1%的拥有两套住房,10.5%的拥有三套或三套以上。搁以前来说,房子固然越多越好,但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一旦房价失去了大涨的条件,这些多套房持有者应该考虑的不再是买房,而是如何卖房,所以投资买房的需求将会持续减弱。实际上,目前绝大多数炒房客已经纷纷离场。

  除了投资炒房的需求会减弱以外,自住需求也出现了减弱的苗头。除了老龄化社会正在加速到来以外,数据同时显示,自2016年实施全面二胎政策以外,新生儿出生数量仍旧出现了三年连降的状况。2017年-2019年,分别为1723万、1523万、1465万。不仅如此,根据中国社科院的研究预测显示,未来十年左右,我国将会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看到这里,笔者不禁想起马云之前的预测,未来一对年轻人可能要养8个老人,要管理5套房子,所以多套房反而可能面临一定的负担。

  除了供需关系正在迎来转折以外,从房地产调控的方向来看,靠房子赚钱也越来越难了。根据最近一年多的房地产调控,特别是深圳、上海、杭州、东莞、南京等城市的调控措施,不难发现,即使一些热点城市的房价仍然拥有上涨的动力,但是在各种调控“组合拳”的作用下,不管是可套利的手段还是房价上涨的空间都被压缩了。比如,打击假离婚、出台二手房指导价,延长限售的时间等等,这些措施不仅使得二手房库存不断激增,而且成交周期也大大延长。

  就拿笔者一个朋友来说,一套房子挂了将近一年,中间历经三次降价,最终才得以成交。当然了,如果从长期来看,随着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房地产税、空置税的出台也会是大势所趋,到时候持有房产的成本无疑还会进一步增加。

  面对这种行情和走向,早在2017年的时候,经济学者马光远曾公开提醒,房地产要变天了,持有多套房子的应该减持一部分房产了。随后2019年、2020年,他又连续发文表示,住房供不应求的基本面已经改变,房地产作为最好投资品的时代要结束了,依靠房子来赚钱将会越来越难。不仅如此,他还认为,考虑到房价实质性下跌,以及房贷利息、折旧成本等因素,炒房亏钱可能成为常态。

  无独有偶,“玻璃大王”曹德旺也曾自曝,常常劝自己的亲妹妹卖掉多余的房子,否则以后可能租不出去,也卖不掉,而且还要交一部分管理费,这时候房子反而成为了负担。笔者认为,按照目前住房供需关系的转变,以及房地产调控的趋势看,未来马光远和曹德旺的预言或有可能成为现实,这是大家应该早日留意和了解的。

  业内认为,今日不同以往,房地产行情已经开始转变。如果是刚需自住,只要看准地段、学区等配套,能够满足自身需求,找准机会上车即可。

  但是,另外2类人应该早做准备。一类人是炒房客。应该时刻对调控政策保持敬畏之心,不要抱有任何幻想,否则可能会被套牢。另一类是囤房客,可以适当减持一部分非优质房产,一旦供大于求的拐点来临,过多的房子反而可能成为累赘。当然了,在楼市分化的大背景下,有一点不能否认,优质的房子仍然会带来财富的增长,仍然有机会跑赢通胀水平,但在房住不炒的长期定位下,未来这种机会或许会持续减少,而且范围也会不断缩小。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