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返回
文章详情

楼市调控方式出新变化 “点对点指导”效果更好

文章摘要:  深圳的房价有涨了,上海的房价也涨了,北京的房价会不会也迎来一波新的上涨?恐怕会让这些蠢蠢欲动的炒房者们失望了,北京的房价未来极大可能不会大幅上涨,这从北京近来释放的信号中就能看出一二。

  深圳的房价有涨了,上海的房价也涨了,北京的房价会不会也迎来一波新的上涨?恐怕会让这些蠢蠢欲动的炒房者们失望了,北京的房价未来极大可能不会大幅上涨,这从北京近来释放的信号中就能看出一二。


  开年以来,北京楼市动作不断:约谈中介,打击哄抬房价,挂牌价不得高于成交价;下架小区历史成交价,房源带看量数据也被隐藏;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投机炒房,渲染炒作;购房资金严查,特别是全款购房的;房贷严查...北京的调控是有背景的:北京的新房波澜不惊,二手房才是重点。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深圳和上海楼市爆发后,已经有不少职业炒房客携资北上。这第一波瞄准的就是学区房,北京最近这两三个月,学区房的确出现了异动,成交加快,价格也算超预期,而且付款还都特别爽快。

  二手房跟新房不同,其价格决定于连百分之一都不到的那一部分成交房源,一个小区一套房涨个100万,理论上整个小区所有二手房价格都涨了100万。

  二手房价格,虽然一定程度上也参考了周边的新房,但随意性极大,房东一个电话就能改变一切。

  而在二手房中,学区房又是特别的存在。在回暖期,它的涨幅比普通二手房更大,一方面是这种房子的稀缺性,另一方面是争夺学区房的家长们,个个实力都不俗,看过几套房如果遭遇截胡,下一套房大概率就是直接吃下,往往房东说多少就是多少,而且能全款支付。

  现在从深圳,到上海,再到北京,调控方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深圳和上海还在给调控体系打补丁(比如深圳的假离婚假结婚,上海的法拍房纳入限购等),北京一开始构建得就比较完善,暂时没有打补丁的需求。

  以往是希望通过调控体系打补丁来甄别投资客和刚需客,比如是有房户还是无房户,刚需优先摇号选房等,再比如上调首付比例,压缩房贷额度,现在这些办法已经逐渐出现了“耐药性”。

  现在是怎么做的?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管住资金,资金是影响楼市的关键因素。

  现在银行要发挥中坚力量,不光是审核房贷,而且要审核全款资金。别以为买房不找银行就没事了,即便卡里有全款,也得银行“盖章”确认资金来路没问题,才能买房。

  这里面可查的可就太多了,各种过桥贷,经营贷等资金都可以经过各种手法,最后凑成一笔全款资金,全款买到房之后,还能尽快转成经营贷慢慢还,这些操作只要肯查就一定能查出问题。

  比如北京最近组织的一次交叉对比,就查出了问题,出了问题,基本上是顶格处罚。现在银行,中介等各方对于这种事是不敢掉以轻心的。

  未来任何影响楼市稳定的因素,都将被剔除,比如下架报价过高的二手房,隐藏中介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大数据,小区成交价,带看数据,新上房源量,挂牌房源量,调价记录……

  楼市调控的新时代:精细化“点对点指导”

  深圳的二手房指导价,算是给二手房市场来了一次强制性“指导”,这种方式未必不会被北京效仿。

  现在的调控,不再简单发一次文,升级一下调控,各方照条文办理即可,而是精细化“点对点指导”,包括开发商,中介,银行,(自)媒体等。

  这种“点对点指导”,相比以往,带有强制性,主动性更强,反应更为迅速,效果更好。所以,别指望北京楼市超预期了。未来,能不能涨,涨跌多少,都将是“定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