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人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因为人口聚集不仅会为城市带来劳动力,而且还会带动当地各行各业消费水平的提升。所以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消息传来,社会各界人士都在等待着统计结果发布。
人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因为人口聚集不仅会为城市带来劳动力,而且还会带动当地各行各业消费水平的提升。所以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消息传来,社会各界人士都在等待着统计结果发布。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发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关键数据,与房地产行业关联性强的数据是以下这4个:
一是我国人口总量还在增加,目前我国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
二是城镇人口占比,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
三是地区人口变化,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31个省份中,有25个省份人口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而甘肃、内蒙、山西、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减少;
四是劳动力年龄人口方面,虽然十年间劳动力人口减少4000多万,但劳动年龄人口的总规模仍然较大,是8.8亿人,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劳动力还是购买力,可见人口红利依然存在。
房地产归根结底就是为人服务的,根据人口变化的趋势和城市发展潜力,就能大致判断未来房价走势。虽然整体来看人口红利仍在,但是从人口流动方向来说,普惠性的人口红利开始消失了,将来随着人口流动方向的变化,我国房价走势两极分化会越来越明显。
从地区人口分布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开始向南方发达省份聚集,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好,国企、民企、各种互联网、新能源、高新技术新型产业,旅游绿色产业各种产业都有,工作岗位多元,薪资待遇好,城市基础的生活配套也相当完善,对年轻人有很强的吸引力,仍能享受最少10年的人口红利,长期看房价仍有上涨动力,不过受楼市调控政策的限制,房价肯定不会像过去一样翻倍上涨。
反观那些没有产业基础的弱二线城市以及三四五线城市,没有实时地完成产业结构升级,还是以工业和农业为主,不能为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人口都流向了一线和强二线大城市,没有人口城市就难以发展,加上前几年政府大搞棚改货币化安置,很多城中村成了一幢又一幢的高楼大厦,这些拔地而起的高楼不能及时消化,未来房价下跌,甚至腰斩都是有可能的。
综上,受人口流动方向变化的影响,房地产发展两极分化是必然的,一线和强二线大城市房价还会涨,但是涨幅会被控制在合理的区间,那些弱二线城市以及三四五线城市房价大概率会下跌。其实未来房价发展趋势已经很明朗了,现在手里还有多套房的人,房价涨幅很难覆盖持房成本,持房就是亏钱,建议尽早抛售房产。而准备买房人的,就要分情况来看,想在发达的大城市买房,现在可以抓紧上车了;想在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城市买房,继续观望或许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