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近日,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了“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哪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更强呢?数据显示,此榜单中,山东和江苏各有13个城市入围,广东和浙江分别有8个城市入围。入围城市数量相同,背后代表的东西是否也一样呢?当然不是。
近日,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了“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哪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更强呢?数据显示,此榜单中,山东和江苏各有13个城市入围,广东和浙江分别有8个城市入围。入围城市数量相同,背后代表的东西是否也一样呢?当然不是。
1、济南超过青岛,山东哪3个城市没入围?
此次评出的“百强城市”,不仅仅是按GDP总量来排名,指标里,既包括软经济指标,也包括硬经济指标,其中硬经济指标还包括GDP、储蓄和财政等,所以,比单一的GDP总量更加客观。
山东共有13个城市入围,从数量上看,与江苏一样是入围数量最多的省份,但江苏只有13个地市级,也就是说,江苏全所地级以上城市,都跻身全国百强,而山东有3个城市没入围。看看山东入围各城市及排名:
15位 济南;18位 青岛;32位 烟台;49位 潍坊;54位 东营;56位 淄博;57位 威海;65位 济宁;71位 临沂;78位 滨州;80位 泰安;91位 德州;91位 菏泽。
山东没有入围的3个城市分别是聊城、日照和枣庄,这3个城市正是GDP总量靠后的3个城市。滨州是第一次入围,排名还不低,山东的双子星济南和青岛都进入全国前20位,GDP总量上,青岛多年来一直大幅领先于济南,但此次济南的综合排名要高于青岛,在全国排第15位,青岛排第18位。
其他城市的排名与GDP总量的排名有些出入。如东营在山东排5位,其GDP总量在山东排中下游,其人均GDP排在山东第一位;类似的还有经济发展相对好,但城市规模相对小的城市,如威海等。临沂GDP总量在山东排第5位,此次排第9位,临沂是山东人口第一大市,GDP总量不低,但人均下来不算高。
2、江苏所有城市全部入围
江苏是全国唯一的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都入围的省份。根据GDP总量,江苏的13个城市,也都跻身全国百强, 这是全国一独份。
而且在排名前10名城市中,江苏占了3个,分别南京(第6位)、苏州(第7位)和无锡(第10位),也是全国各省中,进入前10位数量最多的省份。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排名在苏州之前。而在GDP总量上,苏州2020年已经超过了2万亿元,不仅在省内继续力压南京(1.48万亿元),且在全国也高居第6位,以一个普通地级,超过绝大部分省会、计划单列市甚至直辖市(天津)。
同时,苏州和无锡也是此次进入全国百强前10位的城市中,仅有的2个普通地级市。其他要么是直辖市,要么是省会或计划单列市。此外,常州、南通都排在30名以内;扬州、徐州、镇江、泰州等,排在50名以内。由于可见,被戏称为“散装”的江苏,发展相对均衡,各城市的实力相当强劲。
3、广东大半城市落选, 浙江有3个城市
GDP总量排名第一位的广东,共有8个城市入围。看似数量不少,但要知道广东共有21个地级以上市。
广东各城市发展不均衡,已为外界熟悉,珠三角经济相当发达,仅深圳和广州两个城市的GDP总和,就超过5.3万亿元,超过广东全省的一半,基本相当于在中国排第5位的河南(5.5万亿元),如果加上佛山,接近排名第4位的浙江(6.5万亿)。
在此次名单中,深圳和广州分别排第3位和第4位。而除了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广东其他城市的GDP总量都没有超过5000亿元,有16个城市低于4000亿元,8个城市低于2000亿元。这也是广东有13个城市无缘全国百强城市的原因。
浙江也3个城市没有入围,分别是舟山、衢州和丽水。这3个城市是浙江GDP总量相对小的城市,但舟山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浙江名列前茅。
浙江入围全国百强的城市,除了湖州(第52名)外,其余7个城市排名都在前50位,其中杭州跻身前10强,排第5位。由此可见,浙江省各城市的总体实力相当强。
有一个省很容易被外界忽略——福建,其9个地级以城市 ,共有8个入围全国百强,上榜率仅次于江苏。只是福建的城市的排名都不算太高,排名最高的福州,排第2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