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返回
文章详情

全国开启“抱团保房价”和“抱团涨价” 专家提示不可搞“双标”那一套

文章摘要:  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可谓是魔幻的一年,前有广州业主地价卖房被举报,今有置业者联合起来抵制房地产商降价。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矛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

  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可谓是魔幻的一年,前有广州业主地价卖房被举报,今有置业者联合起来抵制房地产商降价。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矛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

  6月8日,一封广州黄埔区时代春树里业主联名发起的“虚假交易撤销书”在网络上流传。根据这份“虚假交易撤销书”所述,今年5月初,时代春树里小区成交一套113平方米房源,贝壳平台上展示的成交价约2.8万元/平方米。

  这直接引发了该小区其他业主的不满。他们认为这种操作使得小区房屋的成交均价从4月近4万元每平方米,快速降为5月的3万余元每平方米。还有业主提出要求税务机关严查,称上述房源的业主为了偷税漏税而存在虚假交易。

  房价降,刚需笑。但,想降房价,不是你想降就能降。无论对于房企,还是对于二手房业主,皆是如此。

  就在6月份,恒大打折销售,立即遭到了地方监管部门、同行的非欢迎态度。这让人想起2018年安徽合肥某楼盘降价6000元/平方米,遭来房产局局长亲自前往调研,不久后房价便又回涨。

  同是安徽的砀山县,一个楼盘降价后,当地政府立即组织召开了一次约谈会,停办相关楼盘预售许可证,同时对4家合作银行予以处罚,又是一个“降价未遂事件”。

  过去,哄抬房价是被当作严厉打击的对象,这些对象都是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最近两年,出现了新的情况。二手房小区业主“抱团涨价”颇有席卷全国之苗头,已经连续出现在杭州、深圳、南京、合肥、东莞等热门城市。

  2020年11月份,合肥土地拍卖走热,这是疫后全国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向好态势。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趁这股土地热卖潮,顿时出现多个小区业主借此“控盘”抱团涨价现象,有业主号召小区房屋挂牌价从2.5万元每平方米涨至3.2万元每平方米,召集业主集体去房产中介高价只挂不卖,先把价格抬上去。

  对这种做法,合肥市市场监管局随后召开了专题会议,要求严格规范房产中介公司线上、线下房产信息发布,坚决查处虚假信息,坚决维护房地产交易市场秩序。

  楼市“抱团涨价”无法绕开深圳,这是一个热衷于创新炒房手法的城市。“联合操盘”把房价“拉”上去出现得更早。

  2019年,深圳中粮凤凰里花苑等小区的业主声称“打响资产保卫第一枪”,倡议业主们集体提高挂牌价,把小区的房价“拉”上去。还有的小区业主发出“涨价檄文”,声称“行情大好,必须涨价”。

  迫于舆论压力,深圳市宝安区住建局随后发布了对中粮凤凰里花苑的处理通报:近期个别业主发布集体涨价言论,涉嫌恶意炒作二手房价。对发布集体涨价言论相关当事人进行约谈,暂停该小区二手房网签手续办理。

  全国“抱团保房价”和“抱团涨价”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

  南京一个小区业主联合给业主委员会提出要求,希望他们能通知或者多方式推广,让正在卖房的业主适当提高售房价格。他们认为小区的地段好、学区房、物业管理也好,这都将支撑着小区房价继续走高。但小区的房价严重被低估,价格偏低。

  深圳有一个小区的业主,为了把普通房子变成“学区房”,自发组成“房价不跌小分队”,学历高的业主帮其他业主的孩子指导功课,让孩子能考高分,进而维护小区的“学区房”价值,低学历的业主则负责小区的“巡逻”和监督,如有孩子出来乱玩就通知家长,领回家写作业。

  杭州也是一个“抱团涨价”令人瞩目的城市。去年,杭州德信晓宸小区挂出“热烈庆祝晓宸府每平方房价破5万元!”的横幅,立刻引发了全国舆论关注,这是小区业主的护盘行为,连小区其他业主都吃惊地发问:“5万多?我们小区4.5万元都没到吧!”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业主则发文提议:小区二手房价上涨预期明确,为了未来卖出更高的价格,建议大家都暂时撤房不卖。

  “抱团涨价”标准更直接的是挨在深圳旁边的东莞,有小区业主在协商后出联合声明,要求在卖房的邻居“房价不能低”,并给出“不能低于xx万元/平方米”的标准,否则会受到歧视和唾弃。

  从这两年出现在业主层面的“抱团涨价”,无论是从炒房心理,还是从捍卫资产价值,都是不想承受房价下降带来的房地产财富减损。

  问题是,这种“抱团涨价”已经涉嫌联合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制造散播涨价信息,以及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以往和现在,对那些“不负责任”哄抬房价的房地产商,都用上了各种手段。同样,对于露出苗头的二手房小区“抱团涨价”现象和行为,也要上各种手段。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既然“降价不能”,那对“哄抬房价”,也要真刀真枪干。

  不可搞“双标”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