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于住房的要求也在升高,于是政府在建造公共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时候,不仅会要求数量,还会要求质量。深圳光明区的一公共住房项目在建造的时候就引进了8为院士助阵。
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于住房的要求也在升高,于是政府在建造公共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时候,不仅会要求数量,还会要求质量。深圳光明区的一公共住房项目在建造的时候就引进了8为院士助阵。
位于光明区光桥路与科裕路交汇处的长圳一期是目前深圳在建规模最大的公共住房项目。该项目24栋超高层塔楼中最高52层、150米,最低30层、100米,目前,大多数塔楼施工已接近主体结构封顶。该项目预计于今年年底竣工交付,建成后将提供9672套高品质公共住房。
顶尖前沿建造技术 8位院士技术成果落地
“不但有住的,还要住得好”。作为目前全国在建规模最大的装配式公共住房项目,长圳项目先行先试,坚持以人为本、住有宜居的理念,探索全新建设管理模式,运用了一系列顶尖前沿建造技术。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一种建筑业新兴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主要构件在工厂生产,然后运到现场组装。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建筑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建筑品质的重要举措。
把科技成果写在大地上,让科技成果转变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红利。长圳项目应用一大批顶尖前沿建造技术,引入8位院士技术成果落地,成为一大亮点。8位院士技术包括:
周福霖院士减震技术;孟建民院士本原设计技术;聂建国院士钢和混凝土组合楼盖技术;周绪红院士钢结构大框架体系技术;欧进萍院士减震装置技术;肖绪文院士绿色施工和免模施工技术;丁烈云院士智慧安全工地技术。
江亿院士建筑分布式蓄电和全直流供电技术
据悉,长圳项目共示范落地了16个“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49项关键技术成果,长圳二期也正在加紧建设。此外,长圳二期项目也已于2019年6月开工,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交付。项目由光明人才安居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33.7亿元,占地面积7.32万平米,人才住房6378套。
该项目于2020年1月被确定为住建部首批政策性租赁住房试点项目,采用的也是装配式建筑,全部为小户型(35平和65平两种户型),将完成精装修后交付。
高品质建造贯全程
作为目前全国在建规模最大的装配式公共住房项目,长圳项目先行先试,坚持以人为本,住有宜居理念,探索全新建设管理模式,运用一系列顶尖前沿建造技术,打造新时期建设领域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国家示范工程和标杆工程。
长圳项目的高品质建造贯穿于建设管理、生产装配、技术应用、房屋装修、小区绿化、后期运维等全过程、全周期,体现在从大到墙体、楼板,小到栏杆、螺丝这些部件的设计、生产和安装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长圳项目还是全国首个将装配式技术应用于小区园林的项目,小区景观更具个性气质与风采。此外,小区教育、商业和交通等配套齐全,地铁站与小区无缝接驳,风雨连廊直通每栋楼的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