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贷款买房需要注意什么?面对着动辄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房价,很多刚需购房者并没有能力一次性支付房款,所以贷款买房成为很多人的选择。特别是年轻购房者,多数都会采取贷款买房的方式,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首次贷款买房需要注意什么,给正在准备贷款买第一套房的小伙伴一些帮助。
1、产权问题要弄清,避免引起纠纷
初次置业人群由于自身资金有限,购房容易贪图便宜而被开发商宣传所欺骗,因此小编提醒各位购房者在购房贷款前一定要擦亮眼睛。特别是产权不明的房产,即使再便宜也应该谨慎购买,一定要对相关的产权归属、房子是否还有其他的抵押或冻结、房屋的质量等问题再三确认,最好对房屋进行实地考察,看房子的装修情况和周边的配套等等,以免以后发生产权纠纷。
2、明确分期支付首付款的比例,合理规划资金的安排
因为一些城市有严格的限购条件,而且对套数的认定直接决定了首付比例的支出,所以购房者在购买第一套房和第二套房时要对首付款的多少有明确的认知。
另外,对首次购房的家庭而言,许多人都是为了凑首付而倾尽所有家当。但是除了首付款之外,购房者还需要缴纳税费等,这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而且如果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付首付,购买者以后的生活质量会大大下降,所以购买者应该在可预见的收入水平下,合理安排消费。
3、保持良好的个人征信
不管是办理公积金贷款还是办理商业贷款,银行收到购房者的贷款申请后,都会对购房者的贷款资格进行审核,如果购房者的个人信用有问题,银行可能不会放贷。
影响个人征信的的行为包括信用卡、房贷、车贷、学生贷款出现多次逾期;第三方不能按时归还贷款,需要进行第三方担保。另外,水电煤气费不按时缴纳,也会影响信用。
4、申请贷款要用自己的名字,避免“借名买房”
部分首次置业人群中,也有人是因为之前有过住房,为了获得购房资格而借名买房的。这些人群受限购政策的影响失去了买房资格,为了规避更高的首付比例,便自己掏钱,却产权证上登记的是别人的名字,房屋的实际所有权人是出资人。
这种做法的风险在于,登记权利人如果将房产私自出售或抵押,出资人的权益就会受损,所以在购房时还是要尽量使用自己的名字,如果为了取得首次购房资格而“借名买房”往往得不偿失。
5、保存好各类合同
购房者在银行贷款的过程中,会签订一系列的文件。这些主要包括借贷契约和借据。在办理产权抵押注销手续时需要用贷款合同办理还款证明,购房者应妥善保管,特别是贷款期限最多不超过30年,稍不小心就很容易丢失。
以上是关于首次贷款买房需要注意什么的介绍,对于首次买房的人来说要注意的不仅仅是贷款问题,更要多方面考察房子的产权、周边配套、承建开发商、交房时间、合同条款等相关问题,谨慎购买提前为自己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