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返回
文章详情

至2035年上海常住人口计划控制在2500万 想要落户的要尽快了

文章摘要:  近年来,大量人口不断涌入城市,越是发达的城市,人口涌入的速度越快。这些大批量涌进来的外来人口给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进步,同时也给城市治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近年来,大量人口不断涌入城市,越是发达的城市,人口涌入的速度越快。这些大批量涌进来的外来人口给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进步,同时也给城市治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上海城市总规划(2017-2035)》的官方文件里,上海市政府提出为了缓解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要严格控制常住人口规模,至2035年常住人口要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

  而根据上海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上海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19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8.14万人,其中外来人口为977.71万人。(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局)

  这么一看到目前为止全市常住人口只剩下71.86万人的空缺了。

  距离2035年还有14年的时间,这意味着只要每年常住人口增长控制在5万左右,就可以达到《总规划》的目标。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18至2019年,常住人口增加了4.3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增加了2.86万人。如果按照这个涨幅下去,看起来好像是绰绰有余的。然而事实并没有这么乐观。

  经过我们计算,(仅居转户和人才引进两个通道)2019年落户了约22000人,即每个月平均1800人;2020年落户了约31000人,即每个月平均2600人。从2019年至2020年,增长了40%。这仅仅是两个落户通道的人数,还有其他的落户方式,如留学落户、应届生毕业落户、落户人员的随迁配偶及其子女等等还未纳入计算。

  政策的开放

  另外,从2020年中开始上海各项落户通道频频为“人才”开放门槛,一大批年轻人通过新政落户上海。

  时间列表:

  ◇2020年9月:

  针对【应届毕业生落户】,将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这六所院校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

  ◇2020年11月:

  针对【人才引进落户】,将原来可以直接落户的11类人才具体分化为18类,不仅看重技能人才,更是对有贡献的个体敞开大门(例如:李佳琦、杨超越等)。

  ◇2020年11月:

  针对临港新片区单位引进的各类人才,在现行的居转户缩短年限政策基础上,上海试行了更宽松的评价标准。针对张江科学城重点产业的骨干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3年。

  ◇2020年11月:

  针对【留学落户】,上海取消了留学人员首份工作必须在上海的限制,只要回国后2年内到上海工作,符合其他条件即可落户,还可配偶子女随迁。

  ◇2020年12月:

  针对【7年2倍社保居转户】,由必须连续4年36个月满足2倍社保改为了累计计算。

  ◇2021年3月:

  针对5新城【松江、嘉定、奉贤、青浦、南汇】重点产业和特定人才,实行人才引进和优化“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

  审核的效率

  不仅在政策上放低门槛,人才审核的效率也大大提升,从2021年开始,居转户和人才引进每个月都会公示两次落户名单。

  通过计算,2021年1月份居转户和人才引进一共落户了5337人,2月份一共4136人,而3月份上半月已有2560人,下半月名单还未出,但是已经可以看出这些数据比起2019年和2020年是直接翻了个倍,如果按照这个涨幅下去,2021年的户籍人口将会猛增。

  首先我们要知道,常住人口包括已经在上海登记居住满6个月符合办理居住证的外地人及本地户籍人口。在本地户籍人口涨幅较快的情况下,保持2500万人口红线,就意味着余下的名额更紧张了。

  比如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人员,一直以来很多用户都向我们诉苦居住证难办,房东不配合,或者是很多外地小孩面临读书难升学难的问题,其实这些情况也反映了上海对于人口数量的控制。

  这就好像分蛋糕,蛋糕一共就这么多,大家都在排队领蛋糕,先到的人分得比较快比较多,剩下的蛋糕就变得紧张了,后来的人不一定能领得到蛋糕,想要领到蛋糕,提前排队等候的人自然更有优势。

  现在说不清楚未来是否还有变数,户籍政策或者居住证积分政策等会不会有变动?未来是会放松还是收紧人口限制?留给我们的落户名额还有多少?都是未知数。

  但是已知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大家有意向、有条件落户的尽早提上日程,能尽快办就尽快办,未雨绸缪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