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返回
文章详情

西安进入“大环线时代” 房产开发已初见端倪

文章摘要:  早晚高峰时段,路面交通拥堵几乎成了大城市的“标配”。西安作为新一线城市,有一千多万的常住人口和大约400万辆机动车,环城路和二环、三环在高峰期也是非常拥堵的。为解决道路拥堵,扩大城市发展空间,新的环路正在建设中,也必会带动西安的房地产开发。

  早晚高峰时段,路面交通拥堵几乎成了大城市的“标配”。西安作为新一线城市,有一千多万的常住人口和大约400万辆机动车,环城路和二环、三环在高峰期也是非常拥堵的。为解决道路拥堵,扩大城市发展空间,新的环路正在建设中,也必会带动西安的房地产开发。

  在目前二环修补不断、三环(绕城)常年堵车、四环正在规划的尴尬局面,而西安人迫切渴望的外环高速(五环),通车后将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扩大城市发展空间,加速关中以西安为中心的都市圈发展。

  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西安的城市环线发展,在以前很长时间内还停留在交通概念阶段。但在近年的城市扩张下,已有的三条环线,由于当初保守的规划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快速发展。更何况二环自开通便堵、三环南线和北线与绕城上下重叠,未能最大化发挥出环线交通应有的价值潜力。

  随着2017年大西安外环的开工建设,“大环线时代”才正式进入城市规划发展的视野。对于在建的西安外环(五环)建设的认识,还需应先了解下西安环线发展的经历。

  以目前西安已经建成的三条环线来说:

  在西安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三环道路系统无疑就是城市空间建构的骨架,肩负着城市空间结构拓展、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作用。

  但快节奏的城市发展环境之下,目前的二环线、南三环、南绕城,在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后,已进入运载饱和期,每日交通高峰期必堵,已经不能适应区域发展。因此,在西安对于四环、五环通车的期待,在近两年日趋增加。

  四环的建设已在规划当中,是由南横线—沣镐大道—泾河大道—西阎快速围合而成,旨在服务于西安主城区建设。而比四环多一环的五环,也就是迟迟推迟通车的外环线,标志着大西安国际化都市和关中城市群空间格局的真正形成。

  在当下,全国都市圈竞争日趋激烈,中心城市责任重大的环境中,城市继续向外扩张,拉近郊县与主城区之间距离,是西安外环高速所肩负的使命。早在2019年西安市规划局就提出:“六环十二射”关中平原城市重要的路网体系规划,并且已经上报审批,但时至今日,尚无实质性进展。

  “六环”规划:一环为现状环城路,二环为现状二环,三环为绕城高速,四环是由南横线—沣镐大道—泾河大道—西阎快速围合而成,五环为外环高速,六环是关中环线高速。

  相对于尚无定论的六环,已经在建的西安外环高速公路(五环),全长270公里,估算投资130.9亿元。在三环与西安现有绕城高速南北两端重叠,西安外环被称之为:西安第二条“绕城高速”或是西安真正意义上的“绕城高速”。建成后,西安外环高速将以西安市为中心,在关中平原上连成一个超大的交通环线圈。

  将完善关中平原高速公路网布局:使西安各大新区和大西安辐射圈的远郊区域全线联通,满足大西安快速过境和交通转换需求,大型货车将由绕城高速分流到外环高速,现有的绕城高速将更加快捷、通畅,彻底告别拥堵。

  从外环全部线路走向来看,西安外环并非全部新建,工程包含4段已建成高速线路,占总长的四分之三。

  全线已建成3/4,多条高速串联。其中,北段为2015年通车的原西咸北环线高速,全长122公里,起自连霍高速临潼零口枢纽、终至京昆高速鄠邑东立交,其余三段分别借道连霍、榆蓝、沪陕高速。

  新建外环南段2022年将通车。南段规划线路全长约70km。起点位于鄠邑区谷子硙,与已建西咸北环线顺接,而后达到与京昆高速的交通转换,最后经过西安市高新区、长安区、蓝田县三个区县,终点位于蓝田县李后村,与沪陕高速相连。已于2017年开工建设,原定于2020年底通车,全线工期多次延期,但目前官方最新通车时间是2022年底。

  东段改线,穿越秦岭,分流绕城运载力。根据2020年9月陕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西安外环高速公路(东段)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服务招标公告》,西安外环高速公路新建东段起始于临潼零口镇,设枢纽立交与西安外环高速北段相接。

  也就意味着外环走向东半段不在经蓝田绕行至渭南,减少路程,节约通行时间,达到外环线对目前绕城高速的分流作用,让“五环”更加接近环形。如果最终确定线路改变,则预示着外环东线将穿越秦岭山脉,施工难度也将随之增加,外环线的全线通车时间可能还会再延期。

  始于美国的城市环线概念,对于城市交通分流、减压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大环线道路是城市路网的主骨架,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拥堵,缩减了出行时间。最大限度提升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对城市快速扩张和各城区之间的融合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通过交通将郊县拉进主城区辐射范围,被认为是解决西安城区拥堵、降低容积率等系列问题的方法。参考北京、武汉、成都等城市不难发现,通过“环线”连接周边区域、县域,打造都市圈体系,拉动经济发展,是目前各中心城市的重要手段。

  而这一点也是大西安都市圈发展的必备基础,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西安棋盘式的网格化路网现状,发挥的作用明显降低。

  在未来,能较好适应城市外围、大范围的路网模式一定是“环线+放射线"。不断加密路网,建设环线交通之间的高架快速干道(如昆明路、西延路、朱宏路、北辰大道、建工路、广安路快速干道),使各环线通联,是环线交通价值最大化。

  截流过境交通量,缩小关中卫星城空间距离,加速推进关中都市圈发展,发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房地产开发已经初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