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为了坚决落实“三稳”目标实现,今年22个重点城市开启“两集中”供地策略。4月份以来全国多个城市陆续拉开了集中供地的大幕,截止目前,22个城市中已经有20个城市完成了首批涉宅土地“集中供应”,第一阶段的供地热潮马上就要告一段落。“两集中”供地的效果如何,对于稳定楼市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为了坚决落实“三稳”目标实现,今年22个重点城市开启“两集中”供地策略。4月份以来全国多个城市陆续拉开了集中供地的大幕,截止目前,22个城市中已经有20个城市完成了首批涉宅土地“集中供应”,第一阶段的供地热潮马上就要告一段落。“两集中”供地的效果如何,对于稳定楼市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今年2月,住建部发文要求全国22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出让实行“两集中”政策,也就是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并且在今年内,住宅招标、拍卖、挂牌不得超过三次。截至目前,全国第一阶段集中供地基本告一段落,包括北京、天津、沈阳、无锡、杭州、厦门、广州、深圳在内的20个城市已经成交了第一批土地。第一批地块合计成交额达到8700亿元。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从第一批出让结果来看,市场的热度超出预期,尤其是一些热门城市,像重庆、无锡、南京、合肥等地的土地出让仍然比较火爆。目前来看,热门城市依然比较热,说明开发企业对于市场的预期依然较好。尤其是热门城市,拿地方面投入的资金量都比较大。
作为土地市场的一项重大改革,“两集中”制度有助于稳定楼市预期。不过,从目前情况看,部分热点地区却还是出现高溢价率成交地块,比如,重庆有一些地块的溢价率达到5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分析,高溢价率成交有多方面原因,总体而言,多数城市还是实现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第一,大家对土地供应的预期可能会有变化;第二,和供地数量有关系;另外,城市土地稀缺性越来越大,所以一般有好的地块可能溢价率就比较高。”
此外,任兴洲指出,土地市场的改革需要和其他政策配套使用,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她说:“一方面,是供地的调整和改革。另一方面,是金融方面的‘三道红线’。第三,是房、地、人挂钩,虽然集中供地了,但供的地够不够,和住房缺口匹不匹配,这些也很重要。这些加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
今年第一批集中供地即将告一段落,第二批、第三批集中供地又将表现如何?业内预计,后两批集中供地的竞争激烈程度将会下滑。他说:“第一批有些企业是去补库存,到第二批第三批的时候,这种情况就降低了。同时资金调配上,可能下半年拿地的时候,资金调配的充裕程度也不如上半年第一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