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毕业季的正式到来,引发了住宅租赁市场的热度,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心。保障青年人、新市民的租房住房权利,才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之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近年来,各地纷纷响应号召,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和供给。
毕业季的正式到来,引发了住宅租赁市场的热度,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心。保障青年人、新市民的租房住房权利,才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之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近年来,各地纷纷响应号召,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和供给。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困扰新市民和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问题有望得到解决,新闻联播最近也有报道。
可以说,政策最大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准”字。
在需求侧,看准了新市民和青年人群体的实际需求,并在户型设计、租金设定等方面做了针对性的安排,比如以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等。
在供给侧,更是从制约房屋租赁市场的两大因素精准破题,一边鼓励多主体参与供给,快速扩大房源规模。另一边则通过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
说到底,保障性是这项政策的根本属性,因此“托底”很重要。保障性租赁住房不能搞“一锤子买卖”,而要做好“一揽子” 规划。解决住的问题只是第一步,后续在此基础上的公共服务还要完善,这才是解决城市住房问题的完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