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今年的两会上,住房问题被多次提及,未来国家将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基调。可以说,未来五年的房产走势已经很明确了,坚决打击炒房行为,多管齐下调控楼市,挤掉楼市泡沫,弱化楼市金融标签,让房子回归到居住属性。对炒房、房贷比例、违规资金购房等行为坚决打击,以房产为手段的投资行为即将成为过去式。
今年的两会上,住房问题被多次提及,未来国家将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基调。可以说,未来五年的房产走势已经很明确了,坚决打击炒房行为,多管齐下调控楼市,挤掉楼市泡沫,弱化楼市金融标签,让房子回归到居住属性。对炒房、房贷比例、违规资金购房等行为坚决打击,以房产为手段的投资行为即将成为过去式。
另外,会上也别提出将来重点是要解决新市民住房困难问题,因此房价涨幅必须在合理范畴内,不允许大幅度上太多了,高房价问题必须严肃妥善解决掉,或者是增加租赁住房供应,房子不应该成为年轻人望而却步的“高档消费品”,而应该是年轻人住有所居的普通住房而已,如果人人都为了买房费尽全力掏空储蓄,那么势必会影响其他消费开销,有多少年轻人因为买不起房而选择推迟结婚、生孩子的,这是很棘手的问题。
由此可见,房地产商品房市场这几年不会再占据主导地位了,从2021年起,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将会是侧重点,人人都住有所居,租赁房子和购买商品房享受的福利待遇差不多,除此之外大量的低价安居房、共有产权房会持续推出,那么对于年轻人来说负担压力就相对小一些。
因此现在楼市政策都是不断降低房子的投资金融属性,增强房子的居住性质,未来对于首套刚需买房、租房来说是给予支持的,然而对于拥有多套房这些需求是不断打压的,直接从房贷资金给你“断粮”了,除非你能够全款买房,否则炒房未来进场门槛会越来越高,炒房成本持有也会持续增加。
如今很多城市已经不满足于新房市场的调控了,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二手房市场,对于二手房价格涨幅水平给予一定的指导限制,除此二手房未来在交易成本方面预计是增加的,另外将来不排除对于拥有多套房家庭收取空置税、房产税,这势必会造成持有多套房成本增加,一旦炒房成本高于回报率,那么谁还愿意炒房呢?如果你在房价处于高位买入的,要是当前调控不放宽,对新房价格遏制涨幅速度,那么你极大可能被套住了,至于说哪天房价才能够反弹,这个很难说吧。
当前楼市调控确实是不断细化的,可以说是全面围堵投机买房。有四大重点政策迅速让楼市降温了,房住不炒效果真是立竿见影,房价很难大涨起来,投资客黯然伤神了。
第一,对于房地产企业融资出台“三道红线”,房企融资资金加强被管控住,房企负债本身过高的,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融资发放,这要求房企要增加自持现金流,将导致房企会主动自愿搞降价促销优惠购房活动,利好刚需买房需求。
第二,对于个人来说,住房房贷是逐渐收紧的,因为要降低居民房贷负债,所以对于银行房贷总量比例是给予限制住的,不允许资金无序过多流入商品房市场中,这影响了房贷发放速度,因此影响了购房需求的增长,对于稳楼市是具有积极性的。
第三,要控制房价那就得稳地价这个还蛮重要的,前面两个说的是房地产金融资金层面的调控管理。第三点说的是结合土地的长效管控机制,目前已经有22个城市实施土地“两集中”政策,(住宅用地集中发布公告,还有集中组织挂牌出让活动)同时规定一年只允许土地出让3次,每一次土地将大量释放,地价也不能够贸然跃升为地王,地价水平必须稳住,这是促进房价稳定的核心,不允许频繁出现“地王”明显高地价这种。
第四,过去我们太把精力放在商品房市场政策和调控上面了,反而忽略了加速建立租赁住房市场,不过2021年起,许多城市将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供应,尽量解决好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所需。年轻人如果暂时无法买得起房,这个别着急,将来对于房屋租赁市场的政策扶持力度是很大的,说不定哪天租房也和买房一样享受同等福利呢。
因此综上所述,房地产市场如今在不断遏制炒房投机,还有挤掉泡沫化,积极去杠杆就是为了赶走金融化房地产这个“灰犀牛”,将来对于刚需买房来说别担心太多,新建商品房购买名额会优先给首套房资格的,而且首套房贷款利率还是比较温和水平的,没有二手房房贷利率高。就算不买房也没关系,以后去租房子一样可以,因为将来保障性租赁房源是不断增加的,年轻人租房也可以很美好,未来近引导租金水平合理化,尽量让收入水平不高的年轻人都能够住得起房这才是将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