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返回
文章详情

我为群众办实事 南京从四个方面推动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

文章摘要:  近日,南京市委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15分钟政务服务圈”等相关情况。据悉,近年来,经过一步步建设,南京市区街社四级政务服务体系现已全面建成。有关工作人员称,今年南京市政务办将为此围绕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近日,南京市委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15分钟政务服务圈”等相关情况。据悉,近年来,经过一步步建设,南京市区街社四级政务服务体系现已全面建成。有关工作人员称,今年南京市政务办将为此围绕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6月24日上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全市拓展政务服务多渠道办理、实现“15分钟政务服务圈”可达可办好办快办等相关情况。记者了解到,为了让群众能够自由选择更多渠道和网点办事,目前南京政银合作的122家网点已试点上线第一批29个查询打印类政务服务事项。南京已有社区便民服务中心1205个。

  近年来,南京市政务办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南京政务服务“宁满意”工程,搭建“一线三圈”重点工作布局,全面推进12345为民连心线、惠企政策直达生态圈、政务服务区域通办圈、15分钟政务服务圈等重点工作。

  今年3月,市政务办建设全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作为南京首批20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之一已向社会发布。

  所谓“15分钟政务服务圈”,就是以群众需求为核心,以高频事项为重点,在15分钟可达范围内,家门口能就近、就地、就便地享受便捷、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让政务服务不仅可达可办,而且好办快办。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推进,目前南京市、区、街、社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已全部建成,市级政务服务中心1个、分中心4个,区(园区)政务服务中心14个、分中心39个,街道为民服务中心102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1205个,已实现线下有大厅、线上一张网,为全市建设“15分钟政务服务圈”打下扎实基础。四方面深化“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在市、区(园区)、镇街、村社四级联动下,今年开始,南京市政务办重点围绕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优化“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

  一是让企业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就近办更多事。记者了解到,目前市政务办已经明确了企业群众在镇街层面能办理的第一批事项,主要涉及公安、人社、民政、卫健、残联、房产、城管、司法等14个部门的130多个事项,正组织推进办事指南和办理流程标准化、办事情形精细化,近期将正式发布全市统一的镇街层级服务事项清单。

  二是让企业群众能够在哪里都一样办事。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要求,精简优化流程,统一全市办事标准。企业群众不管是在线下窗口办、互联网上办,还是通过手机、自助服务机办,提供同样的材料,走同样的办事流程,享受无差别的政务服务。

  三是让企业群众能够自由选择更多渠道和网点办事。目前南京政银合作已试点上线第一批事项,在南京建行122家网点STM上,已上线29个查询打印类政务服务事项,其中3家网点试运行58个政务服务事项和应用的办理,办理项目更多更丰富,7月初将延伸到53家网点办理,三个月后将覆盖南京建行全部网点。

  四是让企业群众能够享受更规范贴心的政务服务。升级完善政务服务窗口规范并在全市窗口落实,并且考虑到不同群体办事需求,优化帮代办、推广上门办,加快政务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政务服务温度和群众办事体验感。记者获悉,现在南京各区(园区)正围绕“15分钟政务服务圈”积极开展试点探索。其中江北新区试点将街道174项事项办理权限100%赋予社区,实现“街社同权”。雨花台、江宁等区深化“政银合作”服务模式,在银行开设专区,为新办企业提供从设立登记到社保、公积金开户全程一站式服务。各区针对高龄老人、行动不便人士积极推广上门办、优居办等服务。对于企业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事情,还主动提供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等流动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