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返回
文章详情

深圳楼市进入寒冬,大多房源被迫降价

文章摘要:  自5月份以来,深圳楼市成交数据就变难看了,这还是新政影响下的初期表现。随着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已达到一个关键临界点,市场下行期即将真正开启,特别是价格上的下行……

  自5月份以来,深圳楼市成交数据就变难看了,这还是新政影响下的初期表现。随着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已达到一个关键临界点,市场下行期即将真正开启,特别是价格上的下行……

  2021上半年已过完,来几个灵魂拷问:深圳究竟卖了多少套住宅?28指导价后,有多少房源降价了?深圳哪些片区最抗跌、最不抗跌?哪些片区、哪些楼盘最热销?成交周期是越来越长了吗?………

  若想清楚这些,这篇文章请耐心看完。

  一手房成交了2.6万+套,坪山才是黑马,网签量超越光明与龙华。

  深圳指导价后,新房、二手房呈现出了两种态势。上半年在二手房指导价下,更多买房人热衷打新,6个月新房网签了26140套,仅次于2020年下半年的量,同比上涨了56%。其中1月是成交大月,突破8000套,原因在于年初龙光、天健、海岸城等热门新盘入市。

  但随着2月打新积分升级、精装价格受到限制等,原本预期入市项目出现后延,像海德园、加福华尔登府邸等迟迟未入市,此后几个月网签量开始减半,在3000套上下波动。

  而论片区,除了宝安和龙岗占领了成交宝座外,坪山作为后起之秀有非常不俗的表现。坪山网签量超越了光明与龙华,以3722套的成绩一举排至第三位,同比上涨195%,涨幅仅次于宝安。

  二手房真的下滑了太多,过户2.8万套为近3年新低。

  相比之下,二手房受到指导价影响,成交出现断崖式下滑。上半年仅过户2.8万套,为近3年新低,甚至6月份的网签量一度降至3216套。

  值得注意的是,虽说全市普跌,但东部市场表现要优胜于西部,出现了以往少有的“东稳西凉”的局面。例如龙岗过户超8千套,罗湖以超5千套直追第二名的宝安。很大原因在于,28指导价的出现,对于原先价格基数就大的西部而言,实际价格和指导价相差的较大,造成成交量很大程度上减少。

  近6成业主下调房价,反应最大的是福田、宝安、光明。业主为卖房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成交量下滑,那么深圳房价降了没?当然是降了。面对二手房指导价的出现,对于需要急售房源的卖家而言,在度过了观望期后,也逐渐扛不住了,纷纷开始下调报价。

  数据显示,从4月开始,下调报价房源占比增加,到了6月,已经达到55%,要知道年初这个占比还不到20%。具体到各区域,6月对比1月下调报价占比增长排名前三的,是20年大受关注的区域:福田、宝安、光明。

  主要是因为挂牌价跟指导价的价差过大,首付成本增加,购买力无法跟上。反之,作为刚需摇篮的龙岗、罗湖以及盐田,业主下调报价房源占比出现下跌或者变化不大。

  当然,越来越多的业主降价卖,市场上也就出现了价格实惠的笋盘,不少甚至低于指导价出售,以至于刚需捡漏机会增多。其实为了卖房,市场还出现了层出不穷的卖房新招数。

  前段时间,福田某小区业主为了把笋盘卖出去,不仅答应出1个点佣金,还要单独奖励业务员10万元辛苦费。无独有偶,南山西丽某业主卖房朋友圈集赞的信息,更是刷遍了深圳地产圈。

  深圳最抗跌的片区是龙岗中心城,最不抗跌是华强北。

  近几年,西部市场备受追捧。然而数据显示,深圳最抗跌的片区,大部分位于东部。2021年上半年最抗跌片区top10里,基本位于东部地区的龙岗、龙华及罗湖刚需片区,同时南山的华侨城和福田区的香蜜湖片区也出现在榜单。而最不抗跌的片区,基本来自福田、宝安及南山,都是去年房价大涨的片区,也是28新政受影响最大的区域。

  东部还是热,成交量top10小区里,被龙岗+罗湖霸榜,龙岗中心城平均每天卖出13套。数据显示,上半年的楼盘热销榜,同样在东部,被龙岗、罗湖包圆。其中,龙岗的桂芳园以184套成为冠军,罗湖的旭飞华达园上榜第2名。

  具体看各片区,会发现上半年过户量top5的小区,以龙岗的桂芳园、龙珠花园、万象天成和罗湖的旭飞华达园等为首的刚需小区,成为了过户量第一梯队,均超过100套。

  而背靠学区等硬通货的福田和南山的个别小区,成为过户量的第二梯队,过户量约有70-90套,说明学区房依旧是在市场下行时期最抗跌的物业。与此同时,深圳85个片区二手住宅成交中,龙岗中心城、布吉、西乡是常年占据前三位的片区。其中龙岗中心城1-5月过户量为2277套,算下来平均每天卖出13套,每月卖出380套。

  成交周期越来越长了。

  综合来看,上半年深圳整体行情,便是买卖双方持续观望,成交周期也拉长。

  数据显示,相比2020年上半年,2021年上半年二手房成交周期在1个月内的占比,有了明显下降,从38.9%降至30%。且超过1个月的占比相应提升了,尤其3-4月的占比增长了4%,成交周期明显拉长。具体而言,从第一次看二手房到最终签约,65.4%的客户会在30天内出手,比起去年73.9%仍减少了8.5%。

  可见,首付增加的资金短期内难以解决,无疑增加了置业者考虑时间和压力,导致成交周期拉长。

  改善客群多了,一次性付款客户也增多了。

  在上半年购买深圳二手住宅的置业者中,21%为改善型客户,改善型客户明显增多。此外在28新政提升首付的背景下,选择一次性付款的客户占比已由去年同期的8.9%上升至22%,同比增长13%。

  不得不说,深圳的购买力还是很强。

  另外,在选择户型上,买房人更青睐于购买60-90㎡的2-3房。其中选择90m以上的占比为30%,超过去年同期。更主要的原因,是购房名额珍贵、二胎三胎放开下,深圳置换成本愈来愈高,尤其在今年打新积分升级后,很大程度上是误伤了改善家庭的,如果能一步到位更好。

  注意,10后都开始买房了。当下,80后仍是购房的主力军,90后占比稳步上升。有意思的是,2021年上半年购买深圳二手住宅的置业者中,首次出现“10后”。看来,买房大队又添一军,80、90后有新对手了。所以,你已经买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