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返回
文章详情

废旧房屋改造带来新的发展 废墟也能成为高大房屋

文章摘要:  房产行业的潜力很大,有许多的废旧或者未开发的老式房屋其实都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废旧老化的房屋不仅外表上不美观,而且房屋的安全性不高。如果加以规划后重建,便是一幅新的面貌。许多房产行业拘泥于发达城市的房屋建设,却忽略了这些隐藏的商机。

  房产行业的潜力很大,有许多的废旧或者未开发的老式房屋其实都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废旧老化的房屋不仅外表上不美观,而且房屋的安全性不高。如果加以规划后重建,便是一幅新的面貌。许多房产行业拘泥于发达城市的房屋建设,却忽略了这些隐藏的商机。

  在温岭市箬横镇,原来的“僵尸厂房”被新的标准化厂房代替,两两毗邻的小微园区已投入生产,进入收尾阶段的非粘土烧结砖项目等新产业引人注目……目光所及之处机器轰鸣、人头攒动,处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年来,低效用地产出效益低、挤占发展空间、阻碍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困扰各地的普遍性问题。如何破解难题?温岭市箬横镇以固定资产投资为重要抓手,坚持存量用地挂图,不断拓宽内动发展空间,带来了企业资产盘活、土地高效利用、产业结构更新的综合效应,绘就了一张共同富裕美好蓝图。

  改造老旧厂房,筑巢引凤

  近年来,随着温岭市东部新区“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建设的持续推进,一大批箬横镇企业外迁,并因此存留出另一大批的老旧厂房。

  “这些厂房很多都具有占地面积大、可利用空间充足的特性,且基本集中在各工业园区及周边。”相关人士说,如果任由原厂房权属者只考虑价格而不考虑受让企业规模进行对外租赁、转让,那又将会面临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安全生产压力。

  对此,箬横镇通过严谨勘测、科学评估,选择符合要求的老旧厂房进行改造,盘活存量用地,吸引优质产业进入,真正做到“腾笼换鸟”“筑巢引凤”。

  从建筑用地大量浪费到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从关停一批“低小散”到升级一批“高精尖”……一个个新项目、好项目落地扎根。通过有机更新整合之后,土地还是那块土地,但产出的效益却不可同日而语。

  东浦农场非粘土烧结砖项目

  东浦农场非粘土烧结砖项目就是这一规划的受益者之一。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项目未落地前,先前这里的老旧厂房不光建筑凌乱,且存在一定的安全生产隐患。“现在我们把这里整片的用地都集中起来,一体化提升改造,建成具有现代数字生态功能的高新技术生产区,能综合回收利用建筑废土、工业废土、废渣、煤渣等非粘土资源,实现固废、半固废资源‘物尽其用’。”

  截至目前,全镇已提升改造老旧厂房6家,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占3处。浦头工业区、新屋区块有望相继投产,预估可容纳小微企业120家。

  打造小微园区,集聚产能

  走进箬横镇水岸科创园、大路毛工业园区,尽是一片热闹景象:以汽摩配、齿轮、机电等机械制品产销为主体的企事业单位、各类产业链服务作坊一边忙着接单,一边忙着生产,一边忙着经销……

  而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低、小、散”,无论是建筑用地还是村里的边角地,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土地浪费现象。

  大路毛工业园区未拆除改造前

  “为破解这一经济发展瓶颈,我们始终坚持挂图式作战工作法,以老旧厂房源头抓、新建园区重点抓的形式,不断深化‘三服务’工作机制,实现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和集约利用,为企业铺平发展道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箬横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杨振华说。

  如今,箬横镇小微园区建设风生水起,逐步呈现出产业规模集群的共融抱团局面:2020年,箬横镇在原有7 家小微园区的基础上新建水岸科创园Ⅱ期、大路毛工业园区Ⅰ期,使之与浦头、马桥等工业园区两两联合、互为犄角,成为箬横镇建成区北大门超3000亩的产业经济圈;今年,箬横镇新建浦头工业区、大路毛工业园区Ⅱ期,预计今年下半年完工投产。

  浦头工业园区厂房外墙在进行施工作业

  2020年以来,箬横镇通过存量用地挂图,仅今年1至6月份,箬横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2.7%,位居全市第二、中心镇第一;规上工业利税同比增长83.6%,位居全市第三、中心镇第二;工业性投资同比增长56.2%,位居中心镇第一。

  “一幢幢崭新的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不仅满足了小微企业的共性用地需求,还为村民提供百余个就业岗位,让村里有了可持续的‘造血’机制,是促进村企共同富裕的‘一个很直接的推力’。”箬横镇党委书记江陶舜说,据不完全统计,工业园区所在的行政村居相较普通行政村居,其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超30%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