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此前楼市因为房价持续上涨的原因,开发商从来不怕房子卖不出去,所以快速扩张成了房地产行业的常态,企业可以通过融资的手段来不断的拿地买房。但是随着国家各种高压政策的下发,房地产市场已经过了这样的发展阶段。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说,全国几乎所有城市的房价上涨幅度已经缩小,部分地区房价已经趋于平稳或是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此前楼市因为房价持续上涨的原因,开发商从来不怕房子卖不出去,所以快速扩张成了房地产行业的常态,企业可以通过融资的手段来不断的拿地买房。但是随着国家各种高压政策的下发,房地产市场已经过了这样的发展阶段。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说,全国几乎所有城市的房价上涨幅度已经缩小,部分地区房价已经趋于平稳或是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曾经,房地产行业高速增长,开发商大规模地拿地建房,一栋又一栋高楼拔地而起,毫不夸张地说,它们基本没有考虑过资金的周转问题。那时候说谁没钱也不能说开发商没钱,因为开发商背靠银行,“融资、建房、卖房回款”一套流程下来,市面上的房子多了,开发商的钱包也鼓了。
现在,一系列、成体系的调控,楼市已经处于高压的状态,特别是开发商的融资受到限制,以往高杠杆拿地的策略行不通了。一些房企开始“稳”字当头,把活下去作为目标,另外一些高负债率的房企愈发艰难,甚至可以说是惨烈。
260家申请破产,头部房企也煎熬
“惨烈”这个词可不是小编埋头想到的,而是地产大佬对今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预计。
8月31日,融创的2021年中期业绩投资人会议上,他谈到自己对下半年楼市的见解与看法。其中有两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一句是“下半年贷款一样难,但销售大幅下滑,我们预计下半年市场会比较惨烈”。另一句是“除了我们以外,都有可能暴雷”。
这两句话的分量很重,他在警告全行业。难怪媒体说他变了,相比以往的“段子王”、金句频出的形象,此次的发言比较克制,也低调了不少。
两句话有迹可循,可以说直接点出了房企的困境。
根据中房报的统计,截止到上个月23日,今年已经递交了破产文书的房地产企业累计260多家,算下来的话,平均每个月大概有32家,每天大约1家。
此外,截止到今年8月中旬,涉房债券违约已经来到587.2亿元,比去年全年322亿元高出不少,但今年还有四个月时间。无论申请破产还是债券违约,目前以民营企业为主。不过,这种趋势正在向排名前50的房企蔓延,事实上这些头部房企正在煎熬中,日子并不好过。
不知道什么时候,恒大已处在风口浪尖,各种传言满天飞。今年8月以来,恒大对外界传达的重要信号变成“交楼”。
19日,央行和银保监会约谈恒大高管,要求是:“努力保持经营稳定,积极化解债务风险,维护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稳定”。也就是说,对恒大的要求非常具体,恒大作为头部房企很重要,一定要“稳”,把房子盖好,不能烂尾,把负债降下来,让自己轻装上阵。接着,恒大是怎么做的呢?9月1日,恒大的8名副总裁公开签字“保交楼”,按照恒大的说法就是“以最大的决心完成交付”。
相比恒大在微妙中生存,另一家头部房企碧桂园的日子也不好过。
如今碧桂园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相比以往实在乏善可陈。半年报的成绩单公布以后,虽说报告期内营收同比增长27%,但是224.2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25%)也说明业绩正在下滑。这份半年报的成绩单出炉以后,碧桂园的股价应声下跌。而且,对于碧桂园来说,还有一个挑战,以后建好房子卖给谁。
我们都知道,碧桂园在三四五线城市储备着大量的土地,我们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的老家或者熟悉的三四五线城市,是不是碧桂园存在感很强。但这些城市面临着人口流出以及产业转型,加上棚改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因此潜在的购买力并不理想。
另一家头部房企万科最近的股价也在下跌,要知道万科一向比较稳健,今年上半年的营收以及利润数据也很亮眼,前段时间还和恒大传出绯闻,不过目前为止没有下文。相比恒大、碧桂园,万科的下跌只能说明一个事实:不是万科的问题,而是地产行业的问题。
降价遇到限跌,合理水平才是追求
房企在楼市中煎熬,一方面是手中的债务越积越多,另一方面房子有点难卖。这种情况下,他们首先想的就是赶紧回款以降低债务,手段比较单一,降价促销把房子卖掉,达到回笼资金的目的。但单纯降价是个好办法吗?显然不是,起码降价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于是,出现降价苗头的城市,基本都会迎来“限跌令”,仿佛降价与限跌是一对孪生兄弟。
我们只说最近,8月初沈阳沈北新区一个项目出现降价行为,单价一万一降到八千,其他项目也有小幅降的,基本在几百块钱上下。几天以后,沈北新区房管局约谈了几家房企,除了一些常规内容以外,主要就是针对降价问题,提到要遵循房地产市场的规律,尽量避免用价格优势吸引购房者。
8月11日,湖南岳阳发出了通知,被外界解读为“限跌令”,主要内容是说:新房的成交价不能高出备案价,也不能低于备案价85%,否则不能网签。
一个“不能高出”、一个“不能低”,啥意思?换句话说,不能往上涨,下降的话也不能超过15%。
同样在8月,根据媒体的报道,唐山约谈了10家房企的负责人,希望他们“不要再降价了”。要知道,一年前唐山楼市的还在遏制炒房投机,一年后已经开始打击恶意降价了。由此看来,降价这条路房企行不通,只能选用其他方法降低负债率以及负债规模,把房地产和金融的联系降到一个合理水平,以此来确保自己的健康和稳定。
要不然,房企想要把自己卖掉,同样困难重重,因为一方面能接盘的房企比较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带着债务的情况下,别人也要着重考虑这些债务。
他在公司的中期业绩投资人会议上非常坦诚,开门见山地说:“目前所有企业无论开什么价,都是没有办法并购的,因为我还要同时并购你的债务”。
但降价这条路,可是深受购房者欢迎,谁不想花小钱办大事呢?现在降价不可能以后,还有其他路径吗?有的,这就是楼市的一个好消息,各地陆续推出的共有产权房。共有产权房,通过购买房子的部分产权解决居住问题,一般与普通的商品房享有的公共服务相同,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公积金等。
比如,最近东莞就印发了《东莞市三限房(共有产权房)建设和分配试点方案》,内容中指出东莞打算在长安、虎门、凤岗、塘厦、大朗等5镇试点建设“三限房”。到时购房者只需拿出总价的50%购买房子50%的产权,这相当于直接半价解决住房需求。今年北京第一批集中供地时,其中6宗土地采用了共有产权的模式,而且是一些比较热门区域的地块。比如海淀树村南北两块地,新房上市以后指导价是每平11.2万,由于共有产权的关系,购房者拿出每平8.96万购买80%的产权,降低购房的资金压力,实现刚改的需求。
事实上,房企的困难需要克服、消化,目标就是要把房地产和金融的关联度降低到一个合理水平,如此也符合楼市平稳的预期。但,购房者的居住问题也需解决,此时共有产权房非常有意义,将直接解决一部分人的住房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