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过去十几年,中国的房产企业借助快速发展的经济,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各大房企开始向外扩展业务范围,其中物业最常见的。恒大就是涉足物业的房产企业之一,2020年恒大物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31%,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过去十几年,中国的房产企业借助快速发展的经济,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各大房企开始向外扩展业务范围,其中物业最常见的。恒大就是涉足物业的房产企业之一,2020年恒大物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31%,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恒大物业:用“麦当劳式”扩张冲击“全球第一”
作为去年物业市场最大的搅局者,恒大切入物业赛道并不算早,但胜在快。
去年底恒大物业历时47天登陆港交所创下物企上市最快速度,携2.54亿平方米在管面积而来的它并未满足现有规模端的优势。
开年便祭出“军令状”直指今年两大考核目标:一是每月新增拓展在管面积3000万平方米;二是每季度净利润都要较去年全年净利润的1/4增长50%以上。
规模、利润两手抓的诉求很明确。
3月17日,恒大物业交出了上市后的第一张成绩单,执行董事、总经理胡亮开场定调“公司各项核心指标均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
具体来看,2020年,恒大物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31%至105.0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84.32%至26.47亿元;毛利润同比增长128.26%至40.06亿元;毛利率同比增长14.19个百分点达到38.12%。
今年在管面积将超6亿平,业绩上涨源于公司规模的扩大。
截至2020年,恒大物业合约面积达到5.6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88%;公司在管面积同比增长26.05%至3亿平方米;覆盖城市达到290个。这一节奏在迈进2021年后迎来了显著提速,1月“军令状”发布后效果如何?恒大给出了揭晓,“我们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在管面积增长了1.13亿平米,基本已经完成了全年计划任务的1/3左右”,胡亮说道。
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恒大物业“给力”的外拓及收并购,也直接给业务结构带来了变化。
2020年,恒大物业3亿平方米的在管面积中,来自独立第三方的面积仅为0.1亿平方米,占比3.33%。截至2021年2月末,其来自独立第三方的面积达到1.2亿平方米,占比增至29.06%。
据胡亮介绍,2020年度在恒大物业对外的拓展与收并购中,住宅类项目共有369个,商写类项目169个,产业园区72个,学校、医院等公建类项目780个,城市公共服务项目36个,公司整体管理业态的类型更加丰富。
其透露,恒大物业在2021年总合约面积将不低于8亿平方米,总在管面积也将超过6亿平方米。
发力社区增值业务
2020年,恒大物业三大业务均呈现上涨态势,整体收入同比增长约43.3%至105.09亿元。
其中,社区增值服务增速最为显著,同比增长120.6%至12.64亿元。此外,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7.1%至63.22亿元,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也同比增长36.1%至29.23亿元。
执行董事、副总经理王震在业绩会上直言,对标早期上市的物企,恒大物业的社区增值业务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未来的发展重点包括房产中介、保险经纪、家装美居以及社区团购四大业务板块。其中,管理层对房产中介业务寄予厚望。
胡亮预判“这项业务将会成为我们2021年整体社区增值服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柱”。
王震称,公司将与恒大宝集团全面合作,立足超3万个服务中心,提供房产信息整合与推荐、拓客引流、房产托管等服务。他在会上立下了Flag,“力争2021年社区增值业务实现近乎100%的增长”。
要做“全球第一”
基于上述业绩表现以及发展战略,恒大物业在业绩会上再次提及“全球第一”的诉求。胡亮表示,未来2-3年,公司将坚持规模制胜、科技赋能的发展策略,力争做到城市布局最广、在管面积全球最大,保持行业的的龙头地位。
据其透露,恒大将复制麦当劳式的发展,目前在全国已经有300余人的投资拓展团队,并制定了有效的激励措施以达成公司对外拓展以及收购的目标。其中的拓展模式包括现有项目向周边辐射,以寻求一些优质的合作标的和合作资源;也包括不同公司之间主动寻求合作,以达成和实现对外拓展以及收并购的目标。
母公司的支持也是恒大物业的底气来源之一。2020年,中国恒大实现销售额7232.5亿元,合约销售面积达到8085.6万平方米。这些面积将在未来的2-3年逐步转为恒大物业的在管面积。
按照管理层的预期,恒大物业预计今后三年的管理规模仍然会保持50%左右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