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根据城市发展的程度不同,拥有的工作发展机会不一样,随之生活的成本也不同。在大城市中生活,虽然能获取比较高的薪酬,但是同时也会有比较大的花销,其中房租就是比较大头的支出,不少人反应,每月工资中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都花费在了租房上面。
根据城市发展的程度不同,拥有的工作发展机会不一样,随之生活的成本也不同。在大城市中生活,虽然能获取比较高的薪酬,但是同时也会有比较大的花销,其中房租就是比较大头的支出,不少人反应,每月工资中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都花费在了租房上面。
在房价高企的时代,房价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那已经是一个注定与大多数人无缘的数字,哪怕它再怎么跳跃,或者偶尔微跌一下,也与自己无关。
高房价的城市,房子买卖是少数富人的游戏,大多数买不起房的人只能望房兴叹。相对来说,在大城市讨生活的年轻人,更加关注租房市场,因为大多数都是租房居住,而且这种租房的状态,因为买不起房,会一直维持下去。
以内地房价最高的深圳来说,尽管深圳人均住房面积为35平方米左右,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常住人口住房自有率仅约23%,超七成市民需要租房。77%的租房人群,有50%左右是居住在相对廉价的城中村,而非小区和公寓。北上广的户籍人群较多,但也有40%左右的人群是依靠租房居住。
根据相关租赁报告分析,未来一线和部分新一线城市租房住的人群比例或超40%。从实际情况看,这个数据太过乐观了,至少对于一线城市太乐观。深圳已经有超七成人租房,北上广虽然比例小一些,但也不低,整体来说,四大一线城市的平均租房人群占比,未来应该会在50%以上。
一线与新一线租房人群越来越多,租房收入比会比房价收入比更有实际意义,租房收入比才是决定在一线与新一线讨生活的年轻人的幸福指数的关键。
以租房收入比来看,一二线城市中,哪些城市的幸福度最低,哪些最高?
1、房价最高的深圳,房租收入比也是最高的,也即幸福度最低,年轻人收入的33%需要用来支付房租。
房价高,房租自然就高。如今的深圳福田区的小区房,一室一厅基本上是4500起步。即便是农民房,最小面积也要3000元左右。
在深圳,拿着平均工资10000万的月薪,每个月三分之一的收入交给房东,平时的吃穿娱乐花销又要花去三分之一。换句话说,在深圳月薪过万的人,每个月能够存下3000块钱,已经是很会存钱的人了。
2、北京、上海也好不到哪儿去,租房压力紧随深圳。
从单位面积的租金来看,北京是最高的,高于深圳,因为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略高于深圳,所以房租收入比略低于深圳,位居内地第二。但也低不了多少,年轻人31%的收入需要交给房东。
上海的打工人,28%的收入要交给房东。根据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深圳、北京、上海三座城市的人均薪酬已经在万元以上,三座城市拿着万元收入的年轻人,三分之一的收入要交给房东。
一线城市虽然繁华,虽然薪资高,但扣去房租和生活必须花销,每个月也存不了多少钱,很多收入不足1万的人,基本是月光族。
所以,不要只看到这些城市的收入高就幸福,在房价和房租面前,这些收入只能在手中打了个转转,然后交给了银行(买房)或房东(租房)。
3、一线城市中,房租压力最小的是广州。
广州由于房价比北上深低三分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深圳,略低于京沪,所以广州年轻人在四个一线城市中,租房压力相对小一些。房租收入比为19%,甚至低于杭州和天津。
杭州的房租收入比仅次于深圳、北京和上海,位居内地第四位。从单位面积的租金来看,杭州的租金已经超过广州。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广州接近。
4、租金压力相对较大的,还有一批城市,比如兰州、南宁这些弱省会与首府城市。
兰州与南京的房租收入比都在15%以上,也即收入的15%需要交给房东。而兰州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3万元,南宁是4万元,平均每个月3500元左右的收入,15%交给房东,还能剩下2800左右,再扣去每个月的吃穿和娱乐消费,一个月能存下1500元已经是相当了不得了。
这些城市房租虽然不高,但收入太低,从而拉高了房租收入比。
5、在省会城市中,房租收入比最低的是长沙,房租收入比为11%,接近10%。
合理的房租收入比应该在10%以下,也即每个人的收入,拿出10%用来支付居住,剩下的90%用于生活花销和孩子的教育花销以及储蓄。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长沙为6.2万元,高于成都、武汉、西安、郑州、合肥、福州等省会城市,只低于广州、杭州、南京。
收入高的同时,长沙的租金收入低得非常亲民,单位面积的租金为29元。长沙租金低,是因为房价低,长沙的房价在热点城市中基本处于垫底位置。这就造就了长沙的房价收入比和房租收入比在热点城市中,都处于倒数。
这种倒数,是乐见其成的。
透过上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幸福度不仅与收入有关,还与支出有关。
北上深虽然就业机会多,世俗意义上的概率大,但一将功成万骨枯,茫茫人海中,属于你的机会并不多,属于的你的压力倒是遍地都是。
这些年,很多人开始撤离一线城市,我身边就有很多曾经一起陪我来深圳的朋友,撤离了不少。对于这些看过繁华之后,毅然选择退去的人来说,用朴树的一句歌词,可以概括,“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看过人山人海,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当然,在兰州、南宁这样的城市,幸福度也不高,房租虽然低,收入也低。如今的世界,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所以,从就业机会和生活幸福度两个角度综合来看,当下最适合年轻人生存的,不是一线,也不是弱二线,而是强二线。比如成都、武汉、南京、福州、郑州、合肥、长沙等城市。
目前,北上广深都已经划定了人口天花板,西安、南昌、石家庄、福州、济南等多个省会城市开启了零门槛落户,同时青岛、南京等城市也放松了落户门槛。这意味着,未来人口的流向,将不再集中在一线,而是二线。无论是从幸福度还是人口流向来看,未来十年二十年,更多的机会会集中在二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