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开年后,各地不断出台楼市调控政策,旨在稳定房价,东莞在27日凌晨也打响了牛年楼市调控的第一枪。27日零点刚过,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
“这样一限,接盘的人会明显变少,东莞房子要横盘了?”有人期待调控显效,等待跌价再入市。也有人认为,这不过又是“狼来了”:“‘7.25’限购那么严,想着至少横盘半年,结果还是涨得飞起,这次顶多就是‘725’补丁版。”
以上是东莞一购房群的信息内的讨论信息,他们讨论的是2月27日凌晨,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从调整商品住房限购年限、加强房地产金融管理等六方面调控,包括延长非东莞户籍居民购买二套房的社保年限;明确居民住房首付款比例;对有两套住房以上居民,暂停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此外,还对离婚购房、企业购房等情形分别作明确要求。
这明确表明东莞的目的:抑制投机炒房,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数据显示,到今年2月为止,东莞房价已经连续涨了10个月。
根据冰山指数发布100城榜单,2020年东莞二手房价涨幅为32.7%,高居榜首,将深圳远远甩在后面。《证券时报》旗下“数据宝”发布的涨幅榜亦显示,2020年东莞二手房涨幅排名全国第一,高达47.1%。
“东莞房价上涨,与深圳需求外溢有直接关系。”业内人士分析,东莞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不断吸引人才提供售楼市场,这使得了东莞房价能够持续、长期上涨。
相关研究院负责人也认为,东莞须在供应和需求端持续发力,继续加大市场供应,稳定楼市预期,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市场投机炒作行为,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
【通知全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坚决抑制投机炒房,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商品住房限购年限
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购买第二套商品住房(新建商品住房或二手商品住房),须在购房之日前四年内在本市逐月连续缴纳社保满三年。
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离异之日起两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新入户居民家庭购买第一套新建商品住房的,须在本市落户满半年、且在购房前两年内逐月连续缴纳社保满半年。
企业须经市场监督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注册满两年后方可购买商品住房。
二、进一步加强房地产金融管理
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经广东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研究通过,对我市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作以下要求:
(一)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无住房且无住房贷款记录(含商业性住房贷款和公积金住房贷款,下同)的,购买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购买非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
(二)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无住房但有已结清的住房贷款记录,或在本市拥有1套住房且住房贷款已结清的,购买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购买非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
(三)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且住房贷款未结清的,购买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
(四)对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居民家庭,暂停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进一步规范房地产金融秩序。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实施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加强个人住房贷款审慎管理,指导商业银行严格控制个人住房贷款投放节奏和增速,防止突击放贷。督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审贷管理,对购房人首付资金来源、债务收入比加大核查力度。严防信用贷、消费贷、经营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三、加强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导与监管
积极应对我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情况,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根据住宅项目体量规模、价格水平以及对区域房价的影响,切实加强分类指导。对新建商品住房项目申报价格高于近期属地镇街(园区)同类在售项目申报价格或本项目前期申报价格的,暂停核发预售许可证或暂不办理现售备案,待出台具体申报细则后按其执行。
四、强化房地联动调控机制
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管理。加大住宅用地供应,今年供应住宅用地不少于300公顷,进一步缓解商品住房供需矛盾。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加大中小套型普通住房供应比例,增加住房供应数量,促进供需关系平衡。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力度,今年筹集人才安居房不少于5000套。严格落实住宅用地项目配建安居房要求,落实做好移交政府的配建安居房的配租配售工作,加快实施限价住房的建设和分配试点方案,尽快让符合条件的人才和特定保障对象群体享受政策红利。
五、完善房地产市场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
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运行数据的统计与共建共享机制,加强与社会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准确把握市场变化趋势、区域分化情况,及时研究制定有效应对措施,化解市场潜在风险,抑制不合理需求过度释放。
进一步完善二手住房网签交易价格发布机制。一季度发布首批典型镇街部分成交活跃二手楼盘的网签交易信息,并视情况尽快扩大统计镇街范围、增加发布楼盘数量。进一步提高二手房价透明度,引导市场理性交易。
六、持续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代理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监管。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工作,加大联合整治执法力度,强化执法合力。严肃查处捂盘惜售、收“茶水费”、未明码标价、虚假广告、发布虚假房源、捏造和散布不实言论、变相规避调控政策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涉事企业及人员依法依规采取约谈、预售资金降级监管、暂停网签、停业整顿、取消从业资格、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理措施,并加大曝光力度,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此前相关政策措施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