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工作理想城市从北上广变成了浙江。为什么浙江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呢,原因有很多。在经济发展上浙江同样有着很大的优势,在生活节奏上并没有超一线城市那么快。并且浙江的环境也非常宜人,旅游景点也非常多。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工作理想城市从北上广变成了浙江。为什么浙江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呢,原因有很多。在经济发展上浙江同样有着很大的优势,在生活节奏上并没有超一线城市那么快。并且浙江的环境也非常宜人,旅游景点也非常多。
共同富裕、人才济济、鱼米之乡、风景优美......有关浙江的赞美词,枚不胜举。中国最优雅的省份,是它;最会“赚钱”的省份,是它;当然,房价最贵的,可能也是它。
气象万千的浙江,被视为互联网之城的杭州、从不缺的江南皮革厂温州 、处处是水乡的嘉兴等等,每一个拎出来都足以吊打不少对手。近日,我们兵分11路,对浙江11个地级市进行了实地探访,用3-5天的时间感受了各大城市的真实情况。
接下来为期近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将推出年中策划「2021上半年浙江城市体检报告.pdf」,用多个#城市关键词,带你了解各大城市的一些「症状」。
第一篇,理所应当是我们最熟悉的——杭州。
“只闻其声”的红盘潮,如今依旧无战事。
红盘不来,却并不意味着杭州毫无看点。接连失守的限售板块,低至可怕的中签率,乘风破浪的二手房,以及理智全无的法拍。
杭州的热,若要究其背后的原因可太多了:几何倍数增长的人口、备受关注的城建大年,以及靠着互联网、直播产业推动引发的一系列效应。大数据是宏观衡量城市发展的好工具,但同时我们也想从人情冷暖中去感知这座城市的现状。
本篇文章,我们将从市场、人口、产业、城建等角度,对杭州上半年的#城市关键词做梳理,一些是详细的大数据整理,一些是主观的感性总结,聊聊杭州目前的“症状”。
#市场热度分裂症
热,是公认的整体大环境。
截至6月21日,今年杭州已推出6.4万套房源,累计参与登记人次高达39.18万。折算一下,平均每16个家庭,才能有1个摇中。
人气最高的是拱墅区,累计推出6696套房源,63625次家庭登记,整体中签率却仅8.51%。此般难度,申花的参赛选手们应该深有体会。恰逢近期,申花三大顶级红盘“分流赛”,有传言某楼盘的登记人数已近直逼万人摇,相较去年的流摇,如今热度天壤之别。
2021上半年杭州各区整体平均中签率,拱墅区最低,相较之下,临安、富阳热度不均,大部分还在流摇线上徘徊。,细分到具体区域来看,各板块的表现也参差不齐,以临安为例,摇号楼盘几乎都扎堆在青山湖科技城一带,今年甚至创下11.83%的最低纪录;反观临安城区,仅华发峰荟丨荟天府1盘摇号,仍是流摇盘的聚集地。
#板块渐冻症
超2.3万套!
杭州政策规定,有三类新房需被限售5年,分别是:以人才无房户资格摇中的新房,自网签之日限售5年;摇中热点楼盘或中签率10%以下的楼盘,自取得不动产证后限售5年。
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2日,杭州此类“冻产”数量已超23308套,其中余杭区是限售大户,限售房源套数达7281套。
杭州限售房源分布,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余杭、钱塘区
不少板块,更是经历了一场翻红之战。比如崇贤,在去年年底的时候,还处于大范围流摇状态,今年却是限售不断;诸如此类的还有运河新城、瓶窑、金沙湖等。
越难摇,越要摇;越限售,越想摇。与此同时,开发商却玩起了“消失”:但凡热盘登记,售楼处大多都是“谢绝参观”,平时活跃的销售们也突然玩起失联。无奈的购房者,只能玩起了猫抓老鼠的游戏,纷纷“蹲点”售楼处,渴望获取更多信息。
#长期供应系统失衡
市场如此焦灼,若归结到一点,那就是供需。
这些年,大量人口涌进杭州,但供应却还没有做好准备。以今年上半年举例,市场的供应套数大致是6.4万套,但新房成交已经突破11万,是近十年的新高。
此外,据估算,飘荡在杭州上空的房票至少还有17万张。并且,随着每月落户、社保满2年新增的房票,这个数值还在不断向上滚动。
但杭州到底还有多少库存?这没人说的清楚。从透明售房网数据来看,截止6月22日,杭州可售新房套数29471套,这是显性库存给出的答案。但注意,由于网签滞后的原因,实际数字只会更少。
严重的供需矛盾,是一切市场热度的起因,也是至今无解的命题。而房荒导致的直接后果,也就无需多言:越来越多的人涌进摇号大军,越来越多的板块,在限售中沦陷。
#房企过度内卷综合症
“两集中”,并没有阻止土地的“三高”。
截止目前,杭州仅经历了1次集中供地,即5月7日-5月8日,2天,57宗地,揽金约1178亿。【点此查看:杭州第一次抢地大战】再算上1-2月出让的土地,杭州上半年共计推出89宗涉宅地块,累计成交金额约1700亿元。其中,自持地块高达65宗,占比超过7成,自持面积高达约9万方。
杭州上半年各区土地出让情况
抢不到的地,卖不高的价,算不来的账。
当“卖多少”失去了想象空间,只能凭借着“有多快”来证明时间就是金钱。今年520,融信甚至一口气公布了杭州3个新项目的案名,从拿地到公布仅14天。当然,杭州还不算极限。据说某城市,有房企拍地不到3小时,开工仪式都办好了。
在过去,售楼处往往是一个项目的“门面”,但没钱赚的当下,开发商们纷纷选择放弃这份华而不实,不少楼盘登记之初售楼处甚至都没建好。前段时间,杭州乔司某楼盘,还被爆出了“公厕风”的展厅,朴素至极。
开源,自然也要节流。
窘迫的开发商们,不断寻找破局之路,或纷纷走向外地,或将希望押注在车位销售上,又或者将精力投入到自持商业,试图“补贴”住宅的亏本。当下的房企,陷入了一个怪圈:不投入,没得玩;投入了,没钱赚,恶性循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拆东墙,补西墙。
过度内卷综合征何解?
#挂牌价呼吸抑制
二手房同样持续高温。自1月成交破万后,二手房的小阳春就提前来了。从上半年的成交来看,1月、3月、4月二手房网签数量都突破万套,截止今日杭州二手房已突破5.1万大关。【点此查看:每月二手房价】
杭州1-6月二手房成交情况,1月、3月、4月均破万这是什么水平?查看杭州过往上半年成交数据,仅仅2017年达到过5.8万套,换句话说这也是近4年以来的成交最高值。
今年3月,杭州明确发文表示:严厉打击房地产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对虚假广告、恶意哄抬房价等行为参与处理措施。抑制之下,也丝毫不影响二手房挂牌价一次次试探我们的极限:奥体10万、江河汇10万、未来科技城8万......没有挂不到,只有想不到。
甚至,不少小区化身“横幅党”,每当小区二手房成交突破新高度,便纷纷以横幅示众,庆贺房价。
当然,挂牌价与真正价值并不能划等号。比如奥体、南星桥等豪宅板块,近几个月成交往往都是个位数,并不活跃。究其原因,一来,大多数挂牌价仅仅是房东的一厢情愿;二来,即便购房者愿意买单,房东售房意愿也并不强烈,大多都是随心一挂,试探行情。
总之一句话:房子有人买,偏不卖,我就挂着!哎,就是玩儿!
#人才吸引体质
杭州近十年的人口净流入成绩,是值得写进“教科书”的。
根据七普数据结果来看,2020年杭州人口数量已达1194万。2010-2020年,10年间,杭州人口增量达323.56万人,以绝对优势拔得头筹,超出第二位的苏州近百万。细分来看,杭州突飞猛进的表现主要表现在近几年,尤其是2017年全国人才战打响之后,杭州显得后劲十足。
杭州近10年人口变化情况,2017年后增速加快
杭州人才引进的门槛并不高,根据最新落户政策,全日制大专生(35岁以内),工作缴纳社保1月,即可直接落户;本科、硕士的条件会更加放松。当然,比起这些,杭州源源不断的人才吸引力根本,还是产业支撑。
有数据显示,去年杭州流入人才中,29.5%流向了IT、电子商务、互联网等,这个比例远高于上海、南京等城市。此番成绩,杭州的产业实力,自然功不可没。
#产业偏科
天下网红皆入杭。
互联网之城,这是此前我们对杭州的认知;但这几年,尤其是今年,杭州又多了几个IP标签:电商之城、直播之城、网红之城、娱乐之城。
阿里已经说得太多,今天重点来说说网红:薇娅、雪梨、广东夫妇,甚至是罗永浩,很多你能喊得出姓名,或者在某音密切关注的主播,如今不少都散落在杭州。滨江、奥体、未来科技城、四季青、九堡等,是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以服装为例,线下生意每况愈下的大环境下,杭州却在混沌和未知中摸索出一条谋生之道:四季青打版、网红带货、打包发货,完整打通了线上线下产业链,杭州称得上是全国首个。
四季青网红直播,来源于网络
网红的走红,也催热了杭州几大产业的升温:比如,300方的大平层变得更好卖了,有数据显示,杭州近一年以来卖出去的大平层,超过了过去的10年;比如,一些酒店式公寓的租金越来越高了;又比如,网红扎堆的酒吧夜店迅速在全国走红,成为不少流量IP光临的打卡点。
靠着互联网弯道超车的杭州,第三产业愈发拔尖。
#基建狂热症
一个亚运会,让杭州进入“城建大年”。新城、地铁、快速路、学校、综合体等,问之不少配套的deadline,大多都是“亚运前”。“大年”的含义显而易见,这意味着迈过这两年,杭州的城市面貌将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去年年底,随着地铁6、7号线以及1号线延伸段的开通,杭州地铁里程已经突破300公里。据统计,今年还有不少交通线路将迎来通车,其中预计在上半年能与我们见面的有:地铁8号线一期、杭绍城际铁路、杭海城际铁路。十区轨交全覆盖下,一个“大杭州”已然形成。(以上数据均为人工统计,难免存在误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