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返回
文章详情

深圳第二批集中供地被紧急叫停 或与下半年楼市调控政策有关

文章摘要:  关注深圳房地产市场的朋友可能发现了,原定于8月9日的深圳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让,突然全部终止了。据了解,此次集中出让共涉及到了22宗居住用地。自供地前夕被紧急叫停,深圳的此次供地背后暗藏怎样的玄机,没为什么会被突然叫停呢?

  关注深圳房地产市场的朋友可能发现了,原定于8月9日的深圳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让,突然全部终止了。据了解,此次集中出让共涉及到了22宗居住用地。自供地前夕被紧急叫停,深圳的此次供地背后暗藏怎样的玄机,没为什么会被突然叫停呢?

  我个人觉得,突然终止供地,主要原因是,第二轮供地与国家最新指示有一些冲突。 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对于集中供地,上层有什么新的表态。

  根据7月22日管理层的讲话,“要牢牢抓住房地产金融这个关键,严格房“地产企业3线4档”融资管理和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加快完善‘稳定价’工作机制,优化土地竞拍规则;建立有效的企业购地资金审查制度。

  可见,下半年的房地产调控,还是要紧紧抓住土地和金融这两个抓手。 第1轮供地,尽管实现了从涓涓细流到放量供应的目标,但是在稳地价,进而稳房价、稳预期上面,并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

  以深圳为例,第1轮集中供应的6宗土地,溢价率最高达45%,楼面价最高达7万。而且,开发商对热点地块的追逐非常火热,土地前端融资也非常热闹,部分开发商有多个马甲参与,这样的状况与两个集中前的供地没有太大的区别。

  下半年,需要在总结第1轮集中供地的基础上,对第2轮集中供地的模式做修订。此前杭州的第2轮供地时,我们已经看到了变化,比如大幅度提高保证金的门槛,开竞争品质试点。 对于深圳等热点城市来讲,第2轮供地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决定下半年调控的绩效和市场预期。

  如果集中供地的模式按上述逻辑来修正的话,可能会出现两个变化:

  一方面,报名的开发商会减少。这是因为,按上述逻辑拿地的项目可能不赚钱了。同时,融资形式也很难支持高保证金、土地前融。“三线四档”的监管要求强化,对购地资金来源的监管加强,购地资金不超过销售额的40%。

  问题是,如果土地市场冷却,对深圳已经开始回落的房地产市场将是巨大的冲击。进一步,可能会对固定资产投资、城市更新也会造成连锁反应。从刚刚公布的深圳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政府对于土地和房地产市场还是比较在意的。因此,地方政府中止了这一次大规模的土地出让。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在国家要求完善土地出让方式的最新指示发布之前,也就是7月22号之前,深圳已经做好了第二轮土地上的规则,但是这一规则与国家的最新指示相冲突,所以被迫撤回。我们看到,包括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在内,第二轮土地出让都没有如期举行,可能在按要求完善新的出让模式。

  高地价和高杠杆是房价上涨的罪魁祸首,这个已经形成的共识。不管如何,国家在“稳地价”上的决心是非常大的。下半年,一定要杜绝地价上涨对房价的拉动。

  但是,如何确定出让模式,在中央层面的调控目标与地方层面的目标是存在冲突的。这也是第一轮土地集中出让,没有实现既定目标的主要原因。在第二轮土地出让,也将会继续体现。这也是本次深圳中止土地出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最终的结果将是两个目标的协调和统一。

  中不是终止,而是在目标统一,以后再次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