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返回
文章详情

杭州湾供给结构已迎新变化 32万+的常住人口改善型住宅需求待满足

文章摘要:  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成员之一,浙江省杭州市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都稳居全国前列,智能科技化时代,其紧跟时代发展,吸引了很多创新型企业落实建厂,当地的发展潜能一直是领先全国的。如今,杭州湾地区建设趋于完善,更是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成员之一,浙江省杭州市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都稳居全国前列,智能科技化时代,其紧跟时代发展,吸引了很多创新型企业落实建厂,当地的发展潜能一直是领先全国的。如今,杭州湾地区建设趋于完善,更是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杭州湾新区相较于前两年那一轮牛市的“闭眼买”,这回购房者显然理性多了。因为如今的杭州湾已然进入“红利兑现期”。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在这份规划中,杭州湾新区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货运铁路、市域(郊)铁路宁波至余慈线、市域(郊)铁路宁波至慈溪线这四条铁路都榜上有名。

  依托这一系列的“大通道”建设,杭州湾马上就会实现全面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美好蓝图。

  自2010年成立之始,杭州湾就肩负着浙江省打造“大湾区”的重要使命。2017年11月29日,浙江省推出总投资约1.5万亿元的大湾区建设项目,力争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世界大湾区。

  浙江大湾区的总体布局包括“一环、一带、一通道”,其中“一环”就是环杭州湾经济区,这是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将构筑“一港、两极、三廊、四新区”,宁波前湾新区就是“四新区”之一。

  高能级产业的不断入驻,也是湾区楼市发展的澎湃动能。

  走进上汽大众宁波工厂,眼前的智能工厂令人惊叹。供应链布局、自动化程度、节能环保程度、总体的制造技术状态,都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再加上吉利汽车研发中心,杭州湾新区的汽车产业,是当前浙江最有潜力成长为万亿级的产业集群之一。还有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产业园、德国博世、联合利华等26家世界500强公司纷纷聚首于此,带来了约30万高新技术人才。

  由于杭州湾大量企业的入驻,相应人口也不断涌入,自2015年来,浙江常住人口连续五年加速增长,2020年末全省人口6456.8万人,同比增长率达10.4%。其中,宁波市常住人口940.43万,平均年增长率为2.15%,慈溪市常住人口182.95万人,比去年净增0.5个百分点,剧宁波市统计局2020年数据显示,慈溪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均为第一。

  截止2020年底,常驻人口已达32万,逐年稳步上涨。到2035年,区域内常驻人口规模预计将达125万人(来源《宁波市前湾新区规划(2019-2035年)》)。新区的高层次人才数也较上一年增长了足足18.8%。

  十年来,无论楼市起起伏伏,杭州湾新区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利好湾区的政策更是接踵而至。2021年,货币放水、通货膨胀,楼市被一轮又一轮调控紧缩,我们捧着钱想找一个安全又确定的答案。

  杭州湾当下的各项发展都在持续稳定地向上,从海量供应、大批投资客涌入,到供应端收紧和产业、人口的不断增加,杭州湾的供给结构已经迎来了新的变化,正处于爆发期前沿,将从投资跑量的“量变”向品质自住的“质变”转型阶段。32万+的常住人口、6.6万余人才、6000多高层次人才,要让他们扎根在杭州湾,必然需要满足他们的改善型住宅需求。可以预见,属于杭州湾的全新时代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