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贯彻“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上,长沙政府决心满满。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长沙住宅市场增速明显放缓,市场有效需求将减少,房地产市场或将有所降温。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贯彻“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上,长沙政府决心满满。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长沙住宅市场增速明显放缓,市场有效需求将减少,房地产市场或将有所降温。
在全国多城集中供地的政策大势下,今年上半年长沙也加入到集中供地的阵营,并于6月1日迎来36宗地块的集中出让,有381.22亿元的成交额。
“两集中”供地政策下,上半年长沙土地市场表现强劲。上半年长沙内六区供应经营性用地1216万平米,成交1127万平米,供销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长沙经营性用地最高楼面价达14157元/㎡,新增“竞自持租赁住房”地块,部分地块还要求打造第四代建筑等。
城北区域土地供求上涨
上半年长沙内六区共计供应60宗经营性用地,总建面1216万平米,同比上涨93%,环比上涨49%。成交59宗地块,总建面1127万平米,同比上涨95%,环比上涨43%,供销大涨。土地溢价率6%,流拍率为5%,均处于较低的水平。
就区域供地来看,2020年至2021年,长沙经营性用地供求集中在长沙县、岳麓区与雨花区,累计供应3265万平米,占比全市76%。
长沙土地成交主要集中在三环附近,城市持续扩容。其中,梅溪湖、麓谷为西向扩容主力区域,高铁会展、黄花板块为东向扩容主力区域,洋湖、大王山为南向扩容主力区域。
就城市板块来看,城北发展向好,区域土地供求上涨。保利、龙湖、旭辉、中建信和等品牌房企积极布局,在上半年的土地出让中,保利重磅摘得区域内1094地块,将打造为城北商业副中心。另一个重要的背景是,随着“金霞副中心”的定位再次明确,长沙北城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城北建设开始提速。
多个板块住宅限价刷新
在上半年长沙土地出让中,更多经营性用地住宅限价“按照我市政策进行价格监制”。限价地的占比自2017年以来首次下滑,不限价地块占比为32%。单宗地块不同住宅物业实行分类调控,为住宅质量提升留足空间。
就住宅限价来说,上半年长沙多个板块住宅限价刷新。湖南中原数据显示,上半年长沙内六区有7个板块住宅限价水平创新高。其中,洋湖住宅最高限价为14200元/㎡,滨江新城住宅为14000元/㎡,月亮岛为13000元/㎡,雅塘井湾为13000元/㎡,月湖苏托垸为12500元/㎡,大王山为12200元/㎡,金星北则刷新至8900元/㎡。截至目前,长沙住宅最高限价为14800元/㎡,有11个板块住宅最高限价已突破12500元/㎡。
不过,高限价地块受体量影响,对整体限价水平拉动作用有限,今年整体限价水平与去年接近,地价受多宗边缘区域低价地成交拉低,房地价差持续扩大,这也意味着房企的利润空间增大。
此外,在土地竞拍中,首次出现了4宗“竞自持租赁住房”地块,地块通过“竞价、竞自持面积及摇号”的方式产生竞得者,该4宗地块分别被阳光城、深业、电建、绿城摘得。还有地块要求开发商打造一定比例的第四代建筑,即城市森林花园建筑。
品牌民企和国企是拿地的主力军
在上半年长沙激烈的土地竞拍中,长沙还迎来了地产新势力。深圳龙光旗下公司武汉市龙光骏利房地产有限公司,以175675万元摘得[2021]长沙市029号地块,宗地住宅限价11800元/㎡,入驻岳麓区。截至目前,在全国TOP50房企中,已有40家房企入驻长沙,仁恒、中南置地、四川新希望、禹洲集团等10家房企还未进驻长沙。
在集中供地模式下,全国品牌开发商凭借雄厚资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敢拿高价、地段好的优质地块,导致行业分化进一步加剧。结合房企拿地的表现,全国品牌民企和国企依然是拿地的主力军,拿地建面占比超六成,TOP系品牌开发商绿城、保利在上半年拿地金额近60亿元,万科、华润、阳光城等房企拿地金额也较高。
截至目前,长沙各大房企的土地储备情况如何?万科、保利及融创中国等7大房企待入市体量超百万方,万科以229万方待入市总体量居榜首,待开发体量低于20万方的房企达17家,占比达42%。中海、北辰等房企土地储备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