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返回
文章详情

上海天价学区房降温 深圳长沙北京等城市跟进

文章摘要:  今年的楼市热闹非凡,房地产行业从去年开始就迎来了一波接一波的调控政策,从土地供给到从金融监管,政府审时度势打出了一套房产调控“组合拳”,给高温的楼市泼了一盆冷水,其中上海对于学区房的调控政策还上了热搜,未来的学区房会怎样发展呢?

  今年的楼市热闹非凡,房地产行业从去年开始就迎来了一波接一波的调控政策,从土地供给到从金融监管,政府审时度势打出了一套房产调控“组合拳”,给高温的楼市泼了一盆冷水,其中上海对于学区房的调控政策还上了热搜,未来的学区房会怎样发展呢?

  学区房的本质是“学”而非“房”

  在北京,也有四大名校,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北师大附中、清华大学附中,而这些学校的一本率更是惊人,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00%,重本率是90%以上,号称清华北大的摇篮。

  这些学校的一本率都是90%以上,也就是说,如果能够进入这些学校或者是对口升学的学校读书的话,那么相当于是一只脚已经踏入名牌大学的门。在重教育的时代下,能有哪个家长不动心。

  买得起,你的孩子就赢在起跑线上,进入名校,占据最优势的资源,和最优秀的人在一起学习生活。买不起,你的孩子就只能在最差的赛道,很难改变现状,即使拼尽全力,也很难有什么希望。

  想要考名牌大学,就要进好高中;想要进好高中,就要进好初中和好小学;想要进这些学校,就要买学区房,而想要买学区房,就要拼家底,拼爹。

  家里有钱,学区房又好,上名校概率高,家里没钱,就读一般的学校,名校概率低,于是归根结底下来,教育变成了拼家底,拼钱,这也是很多家长觉得焦虑和不公平的地方。

  这个魔咒如果不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就无从谈起,学区房疯狂的现象自然也不会停止。

  上海新政出台,这一切似乎要打破了

  近日,上海发布重磅新闻,公布了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占其招生计划总数的65%,原则上按人数比例分配到各区,分配到各区的计划中须有不低于20%的比例以均衡、随机为原则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

  简单解释一下,一句话解释就是,增加了教育的公平性,教育不和房子挂钩。比如,你家里之前买的房子并不是学区房,孩子读的只是简单的学校,而你们这所学校考取重点高中的概率很低,几乎为零,但现在完全不同了,这些重点高中,会直接给到名额和指标到你们学校。

  如果每所重点高中给到一个指标,那么5所重点高中就是5个指标,如果每个重点高中是2个指标,那么你们就有10个指标,以前觉得自己的学习一般,要考名校很难,那现在就变得简单多了,只要稍微跳一跳,努努力,或者真的能够进到前十名,读名校。

  那么这个规则实施之后,会带来什么变化呢?

  学区房的快速贬值,作为家长来说,他就会想,我多花几百万买个学区房,现在不一定能够读高中名校,而现在读一般的中学,直接有指标下来,那么这几百万到底花得值不值?而且,因为名额被分走了,买了学区房的孩子就要和其他和厉害的牛娃一起争剩下来的指标,当凤尾肯定是考不上名校,而当鸡头则还有一丝希望,你会怎么选择?

  不管怎么选择,那些买不起学区房或者买学区房有压力的家长,一定会把孩子送到一般的学校,而不会再像之前那样,砸锅卖铁也要买学区房。进而有了这条热搜,新政公布之后,网传上海某知名老破小+双学位小区开始暴跌,一夜下降了60万。

  上海学区房新政也许只是个开头,上海这个新政颁布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先是深圳。

  上海公布了新政之后,深圳龙华的大学区也紧锣密鼓地宣布自己的《义务教育阶段大学区积分入学办法(征求意见稿)》,简单来说,就是不再按照房子去ABCD分类,而是一视同仁,没有房子,那租房也可以积分,没有户口,那居住证也可以积分,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而且,在这个区域内,家长可以不受限制地申请里面的任何一所学校。

  然后就是长沙。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昨天长沙发布重磅新政:从2021年起,取消名校直升,指标生招生计划调整为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数的50%,每所城区公办或子弟初中学校原则上分配2所或以上优质普通高中学校的指标生。

  这个政策和上海的新政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把重点高中50%的指标下放到城区的公办或子弟普通初中,而且取消跨区域招生,别的省市学生不能占长沙市的指标,把更多的指标给释放出来。

  接着就是北京。

  其实在去年,北京就出台了重磅文件,北京西城区不再按照一区对应一校入学,而是按照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彻底失去学区房概念。这一次,上海发布新政刷屏全网之后,北京也在学习和探讨:如何发展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可能会有动作。

  大家都知道,新的政策出台往往都是由点及面的,这些城市关于学区房政策的出台,已经代表了一个趋势,还在犹豫要不要买天价学区房的朋友,这时候真要好好想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