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二手房的交易在中国的房地产时长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交易过程中往往需要中介的介入,因为二手房交易风险较高,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对于二手房交易市场,一定要更加严格控制管理,对于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把关。对于违规造假行为大力打击,不放过任何一个违规违法的行为。
二手房的交易在中国的房地产时长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交易过程中往往需要中介的介入,因为二手房交易风险较高,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对于二手房交易市场,一定要更加严格控制管理,对于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把关。对于违规造假行为大力打击,不放过任何一个违规违法的行为。
二手房交易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近年来也成为风险较高的领域。一项针对二手房交易双方的调查显示,近7成受访者遇到过交易纠纷。9月14日,记者联系到相关律师了解二手房交易纠纷相关问题,律师建议,买家卖家应选择正规二手房交易平台,交易平台自身也应该都推出相应流程和标准,共同规范市场。
买房遭遇各种“坑”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和时间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昆明生活、工作、定居,大部分人都会通过房屋中介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房子。但是,如果遇到类似电视剧《安家》里的各种奇葩房子,再遭遇各种“坑”,那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和时间。
房东王先生就曾有过亲身经历。2019年,王先生在经纪人的带领下签署二手房买卖公证书,合同约定首付款30余万元,尾款贷款62万元。随后,买方支付了30万元,就办理了过户手续。谁知道,接下来王先生多次和经纪人及买方电话沟通支付尾款问题,买方却迟迟不付款。直到今年4月,经纪人和买房人相继失联,王先生仍有60余万尾款未收到。王先生多方反映被告知,买房的客户涉及多起合同诈骗案,需要业主配合调查。目前此事仍在调查中。
近日,《都市时报》也报道了类似二手房交易纠纷。2020年6月初,户主谭女士通过中介李某,以218万元的价格售出了位于昆明市新亚洲体育城一套310平方米的房子,在对方付了5万元首付款后,就将房子过户给了买家毛某光。谭女士表示,由于对二手房过户手续了解得不多,且比较相信中介公司,因此,“我没仔细看合同,就按照中介的指示签了字、按了手印。”此后,谭女士再没收到买家毛某光的汇款。不仅如此,对方还用房产证作为抵押,向他人借贷100万元后失联。之后,谭女士报案。
交易风险在二手房买卖业务中很常见
《中国消费者报》发起的“二手房签约交易安全”网络问卷调查总结出了二手房交易常见的5类风险:权属问题、资金支付问题、共有权人问题、政策资质问题、物业交割问题。调查显示,近7成受访者遭遇过二手房交易纠纷。从纠纷的原因来看,交易资金支付、共有权人是否同意、政策相关问题为最常见的三大原因。
2016年—2020年,全国范围内住房消费相关投诉数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从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投诉数据来看,2016年住房消费投诉为3.79万件,2020年上升至5.55万件,2020年的投诉量较上年增加15.5%。在二手房交易领域,安全合规问题仍是消费者面临的最大问题。
二手房交易风险从何而来?
“二手房交易周期长、流程繁琐、情况复杂,如果不做深入的了解,交易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张建军介绍,二手房交易流程复杂,从签约到过户,涉及房管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税务、银行、公积金管理中心、物业公司等多个组织,涉及相关部门众多,全国平均办理周期长达60天,隐藏若干风险点。
据了解,在二手房交易中,按照属性可将风险点分为五类:查封、抵押等房屋权属风险;定金、首付被非法侵占的资金风险;夫妻一方不同意出售等共有权人签约风险;购房资质、征信不良等资质风险;水电物业费欠缴、房屋户型结构不符等物业交割风险。其中房屋权属风险、资金风险为消费者造成巨大损失,动辄损失数十万甚至上百万。
怎样才能避免二手房的交易风险?
调查显示,房产经纪人成为受访者获取风险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占比超74%;其次为互联网,占比达52%。可见,房产经纪人已经越来越被购买二手房的消费者认可。房产经纪人能基于其所掌握的供需信息帮助匹配买卖双方;房产经纪人具有房地产领域的专业知识,可以在交易过程中提供有关房产、交易等事项的专业建议。
“大部分风险如购房资质风险、共有权人签署风险、资金风险,都可以在合同签署环节通过资质审核、合同约定、第三方资金存管等进行规避。”张建军介绍,所以选择一个口碑好、有资质的中介机构,不仅能为购房者省去解读相关政策的时间,更主要的是保证了资金的安全。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3月18日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地产经纪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要求“完成登记信息完善的经纪机构,可进行本市存量房买卖、房屋租赁合同网上签约;可按照经营范围进行新建商品房销售代理。”
据悉,目前市场上不少正规二手房交易平台都推出了相应流程和标准,以规范市场。今年年初,贝壳就推出签约服务中心,将签约流程标准化,将其拆分成服务预约、签前准备、谈判、签约、费用收取、签后服务等六大模块,涵盖风险提示、证件验真、起草/修改合同、讲解合同、审核合同等数十个环节。